![]()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心得體會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8 ![]() |
|||||
一段香甜的奇妙之旅——《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心得體會1500字: 三月份,和學生一起閱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利用一個周六,痛快淋漓讀完這一本書。對比鮮明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吊人胃口、奇妙夸張的想象引人入勝,生動細致的描寫如臨其境。讀書時總是會想:嘴里滑著一塊巧克力那才更過癮。于是,趕緊剝開糖紙,添入一塊巧克力,繼續這一段香甜的奇妙之旅。 童心大發的西班牙設計師DiegoRamos,把巧克力做成又能吃又能玩。 查理.巴克特,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家七口住在大市鎮邊上的一棟小木屋里。全家只有巴克特先生一個人工作,家庭的窘迫可想而知。他最向往的就是巧克力糖,但是,他只能在生日那天得到一塊巧克力糖。因此,他把巧克力寶貝得像一根金條,開頭幾天只是看著,后來實在忍不住了,才“一點點”地享受這塊巧克力糖,一小塊巧克力糖查理可以吃上一個多月。查理這樣的愛吃巧克力,但是,當他在生日得到巧克力糖時,因為沒有看到金獎券,為了安慰失望的家人,他把巧克力遞給媽媽,讓媽媽吃一口,并說:“我們把它分了吃。我要每個人都嘗一嘗。”即使到了巴克特先生失業,全家人陷入饑餓和寒冷的困境中,小查理沒有絲毫的怨言,當他的媽媽要把自己的一片面包放到他的碟子里,他碰也不肯碰,硬逼著媽媽把面包拿回去。他做什么事都又慢又小心,只為節省他的一點兒體力。 他經過巧克力工廠時,會高興地抬起他的小尖鼻子去吸融化的巧克力香噴噴的氣味,僅此而已。當他參觀巧克力工廠時,他是最應該從巧克力河流里舀一杯巧克力來補充體力的孩子,但是,他絲毫沒有這樣的想法。他自始至終遵從旺卡先生的各種參觀要求,遵守各種規則,所以最終留在了最后。就是這樣善良、懂事的孩子,旺卡先生把巧克力工廠送給他,雖是奇跡,但也在意料之中。當然,更巧妙的是,作者給小查理還塑造了四個貪婪、任性、自私的對立形象,鮮明的對比,更突顯出小查理與眾不同的美好心靈。同時,作者借助奧帕—倫帕人的歌謠告訴我們導致孩子形成各種不良品質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給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人敲響了警鐘。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巧妙夸張的想象。不必說美麗、神奇的巧克力車間,也不必說可愛、矮小的奧帕—倫帕工人,更不必說發明室中各種奇特的石頭彈子糖和頭發太妃糖及變換出各種口味的魔術口香糖,單單是“看起來圓滾滾的方糖”讀來就不禁讓人莞爾一笑。讀后感看上去非常普通的方糖,奧帕—倫帕人給方糖上畫上臉,一聽到開門聲,那些眼睛立刻瞪得圓滾滾的,于是就變成了“看起來圓滾滾的方糖”。多么神奇、有趣的想象啊! 記得觀看《開講啦》曹文軒專場時,曹文軒老師說到創作的一個訣竅就是——折騰。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才能吸引讀者。比如作者寫小查理得到金獎券的過程。查理生日時,全家人都圍著查理,讓查理拆開包裝,看看有沒有金獎券,“床上的四位老人全把身子靠向前,伸長他們的瘦脖子”在一大段文字的渲染下,里面連金獎券的影子也沒有。接著約瑟夫爺爺孤注一擲,用他的私房錢買了一塊巧克力,爺孫倆偷偷地商量著怎么拆、誰來拆,結果“只有一塊巧克力糖,沒有別的了。”只剩最后一張金獎券了,而這時一家人開始挨餓,對金獎券產生的興奮早已忘得干干凈凈時,查理撿到了一枚埋在雪里的五十便士的銀幣,買了第一塊巧克力,查理大口大口地吃掉,因為他太餓了,此時,他心中肯定沒有想到金獎券的事情,但是,當他撕開第二塊巧克力糖的包裝紙時,奇跡出現了。這樣的故事情節的“折騰”,怎能不會讓我們讀者手不釋卷、欲罷不能?作者:寧愛東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