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啟發教師的88篇教育反思》讀后感1000字:
巴特曾經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愛,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自從我讀了《啟發教師的88篇教育反思》一書之后,我經常不停地反思自己,我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才能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體味別樣的成功;讓每個孩子都有站在第一的位置可能。于是我常常默念著這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怎么想呢?我反省自己,并把這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因此在工作中,我努力以一個教師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孩子。
讀完一整本書,我感觸最深的有兩篇文章,《我們給學生留下了什么》和《讓課堂成為我和學生約會的地方》。在教學當中,要時常問自己“我們給學生留下了什么”,“我們做到了什么”,我們留給他們的是生硬的書本知識,是健全的人格,還是受益一生的財富?孩子們總要進入社會,要遇到更多的事,接觸更多的人,我們留給孩子們的應該是對待問題、對待社會、對待他人的態度和方法。
這些怎能在平時的授課中慢慢滲透,都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地方。教師的以身作則帶給孩子們的教育會比口頭教育有用的多,我們班的孩子在剛入學的時候紀律很不好,孩子們還么有完全適應豐華中學的學習狀態,而且個別同學出口成“臟”,見到老師和衛生工的態度區別很大,我在班里開班會的時候說過這些問題,但是都收效甚微,后來我就向同年級的前輩們請教學習,每天早晨不跑操的時候我盡量在六點二十之前,有時候六點十五進班,下午兩點十分左右進班,慢慢地我發現,不用我再強調幾點到班了,孩子們自覺會在我之前進班,開始背誦學習;校領導、老師們以及我自己,在學校看到垃圾會主動撿起來,見到衛生工會主動打招呼,漸漸地發現孩子們再看到樓道里的垃圾會主動撿起,見到衛生工會說“阿姨好”,其實,孩子們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教育,用愛澆灌,孩子們都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而讀完另外一篇文章——《讓課堂成為我和學生約會的地方》,我對自己的課堂也有了一定的反思,在我的課上孩子們的內心感受如何,這一節課孩子們的掌握情況如何,我這節課的知識安排怎么樣,課堂呈現方式怎么樣……把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我經常在一段時間之后讓孩子們給我寫幾句心里話,最近上課狀態怎么樣,知識的接受怎么樣,最近有哪些跟不上的地方,覺得對老師在講解某一方面的內容的方式上有什么建議等等。讀后感·通過我在課上對孩子們反映情況的掌握以及孩子們對我袒露的心聲,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找到最適合孩子們,孩子們最容易接受的授課方式,我一直都認為孩子們是在發展的,是在變化的,那么教學方式就不應該一成不變,適當的調整不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承認孩子們的發展,要盡力滿足孩子們的發展。
最后,我十分認同書中的一段話:如果學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開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我愿努力工作,關心孩子,為他們的成長助力,為他們的學習護航!作者:郭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