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貨幣戰爭》讀后感8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3 ![]() |
|||||
《貨幣戰爭》讀后感800字: 首先感謝能推薦這樣一本好書!敦泿艖馉帯愤@本書在2007年剛出版的時候,我便買來通讀過一遍,我相信他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跟大家剛讀到它的時候感受是一樣的,人類總是對陰謀論的東西存在著無限好奇。后來,優酷推出的宋鴻兵老師主講的《鴻觀》節目,我也一集沒落的看完,總體來講,從2007年《貨幣戰爭》出世以來,經歷過追捧、批判、懷疑到后來內心是接受的一個過程,在節目中宋鴻兵老師還是堅持他最初的觀點和書中的論點,這點難能可貴。說一下,我對這本書的認識吧,我認為戰爭的背后的本質就是資源的掠奪,所以貨幣戰爭將傳統陣地戰場搬到金融中,尤為貼切。 眾所周知,西方的銀行都是控制在私人財團手中,所以西方的央行是由私人控制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我不知道網評中,為什么那么多學者專家都要批評這一點,懷疑這一點,我認為,央行最終是由私人控制還是有國家控制并不重要,重要的央行實際發揮的作用,對于市場,對于經濟,對于金融是否有利。如果,一個私人控制的央行,對市場、對經濟金融的調控做的很好,這就是一家好央行,反之,市場亂了、金融秩序亂了、經濟調控不好,那即時這家央行是由國家控制,那也不見得是一家好的央行。讀后感·我曾經在公司的一個金融興趣小組活動中解讀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說過,美國的銀行都是私人的,美國財團與美國政府的關系,正如宋鴻兵老師在《貨幣戰爭》中所說,雖然有些論點過于激進,有些過于演繹的成本,但是整體是抓住了美國政府與金融財團關系本質的。 任何金融經濟行為,從廣義理解,都是一場貨幣戰爭,國家只是多個權利義務的集合體,國家之間的貨幣戰爭就是由這些紛亂復雜無窮多的個體之間發生的金融經濟活動組成的。金融的本質就是個體間資源掠奪而產生,只是帶著生產關系優化、資源再分配、提高生產力等面具。 無論如何,與金融行為直接相關的結果就是“分蛋糕”,蛋糕是分到了多個權利義務集合體中再進行平等分配的制度更好還是能者把蛋糕做無窮大的制度更好,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傊@個話題討論了幾百年,爭論了幾百年,兩種制度爭斗了幾百年,無害民生的,就是最好的。作者:鞠照剛 讀《貨幣戰爭》讀后感1000字 《貨幣戰爭》讀后感1000字左右 《貨幣戰爭》讀后感1000字 被操縱的世界——《貨幣戰爭》讀后感1000字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