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菜根譚》有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 ![]() |
|||||
讀《菜根譚》有感1500字: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具有儒釋道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變的教人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 開篇第一文《天道忌盈,卦終未濟》就告訴我們,不論做什么事都應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絕,這樣上帝才不會嫉妒我們,甚至惡鬼也不會傷害我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盡善盡美,一切功勞都要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即使不為此發生內亂,也必為此招致外患。 又如《弄權一時,凄涼萬古》一文,告訴我們一個堅守道德規范的人,雖然有時會遇到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并且又能顧及到死后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愿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涼。 《菜根譚》一書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整部書似語錄,卻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卻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卻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一文告誡我們,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接受,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當教誨別人行善時,不可以希望過高,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做到。 又如《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一文,說的是要想制服邪惡,必先制服自己內心的邪惡,自己內心之惡制服后,一切其他邪惡自然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橫逆事件,必須先控制自己容易躁動的情緒,心平氣和了,外來的橫逆事物自然不會侵入。 《菜根譚》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本書文辭優美,對仗工整,涵義深邃,耐人尋味。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一文中說“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超凡;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便是文辭優美,讀后感耐人尋味的絕句。在優美的韻律中,我們可以感悟到一個人只有丟開功名富貴的思想左右,才可以超越庸俗的塵世雜念;一個人只有不受仁義道德等教條的束縛,才可以進入超凡絕俗的圣賢境界。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一文也一樣,“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在工整對仗的語言中,我們明白關于欲念上的事,決不要貪圖方便,就可以順手占有一次,一旦占有一次就會跌入萬丈深淵;關于義理方面的事,絕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而放棄,放棄一次就等于與真理遠隔千山萬水了。 再如《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舍己毋處疑,施恩勿望報》《清濁并包,善惡兼容》《律己宜嚴,待人亦寬》《寧為小人所毀,勿為君子所容》等文,無不教育我們不計前嫌、不計得失、虛懷若谷、寬以待人、樂以忘憂。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不順。生活中即使遇到些許玩逆與小人,也不用太在意,莫若去慢嚼幾篇《菜根譚》,如《善根暗長,惡損潛消》《德怨兩忘,恩仇俱泯》《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春風解凍,和氣消冰》《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修道以解厄》《執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躁極則昏,靜極則明》《處事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等,嚼著嚼著,便也欣然釋懷了。作者:四季霞光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