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認知天性》讀后感800字:
《認知天性》是一本由11位認知心理學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羅迪格教授為主要負責人的團隊在項目上投入了10年時間。提出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透徹解讀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推導出了有利于大腦的簡單學習法則。
“天性”是人類的學習基礎,人類總是以為死記硬背就可以牢牢記住,但是世事難料,死記硬背不但沒記住,還忘得更快,活生生的打臉。有人說:是不是應該現學現用,然后靈活運用,這句沒錯,只不過都已經死記硬背,腦子也是轉不過來了,那難道真的無藥可救了。Nonono只要你想沒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學習得是否牢靠,是否學得好,學得不好,有時候迷茫感覺這個世界總是自私,但是這個世界也是公平的,它給了我們差不多一樣的機會,差不多的運氣,不過有些人在起跑線上就占了優勢。只不過開始有優勢也不一定真的比其他的人強,起點與終點有幾十年的時間,如果每天慢人一步,那么,你抬頭的時候就會發現,你從一個領頭的人被人拋到了身后,那么一大段距離,而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不過是知識的認知,知識的深度,知識的運用程度,而一個想把所學的知識牢牢記住而且靈活的運用當然是要大腦的容量和運轉速度,容量越大知識越多,在這個容量是無限的大腦,只看你是否真的想記,而大腦的運用,要靠自己也要靠“營養”,經常的運轉和適當的加上“潤滑油”和冷卻可以使大腦的運轉速度越來越快,記憶力就是學習的主力,而這個功能有好有弱,只有看你自己如何的調整零件,零件放對了,那么就非常耐用。
勤勞就是學習的主要,就算你有再好的記憶力,“懶惰”就會毀掉你所有的一切。如果太懶了就不想去學習,不想去探索這個世界。而你身上的一切優點也會慢慢變成了缺點,也就是你的缺口。所以當你穿項鏈的時候,如果繩子沒有打個結,那么你穿的項鏈就變得無用了。如果不好好地把學到的打個結,那么你學到的東西就會流失。
學習總是建立在已知基礎之上,我們是通過與已知建立聯系這種方式來解讀記憶和解讀事件的,長期記憶的容量基本是無限的,你知道的越多,就有可能為新知識建立聯系。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把每個學習的每個方面都理解得非常透徹。作者:胡悅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