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與尊重-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600字:
沒有人不渴望被尊重,把被教育者當做一個平等的人,意味著教會他自我的尊嚴以及對別人的尊重。
當雷切爾太太初次見到安妮,毫無保留地評價她“皮包骨、雀斑、丑陋、紅頭發(fā)”,安妮用極其暴烈的方式表達她的憤怒,嚇壞了雷切爾太太。即使她是個孤兒,但她依舊渴望被尊重、渴望被平等對待。這種渴望在與同學吉爾伯特的相處中亦體現(xiàn)的很明顯。
尊重和平等從來都是相互的。安妮一天天成長,雷切爾太太、菲利普先生、瑪莉拉兄妹從安妮自尊自強的性格特點中了解安妮渴望被尊重,他們放下成人權威的高傲姿態(tài),充分尊重安妮的性格特點,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接納她、默默影響并改變著她。安妮則用天真熱情、刻苦勤奮,使她的思想時時閃光,使她的友誼至真至純,使她的學習出類拔萃,使她的每一個夢想都能成真。她一天天變得完美,在被尊重的環(huán)境下學著尊重別人,包括她曾不喜歡的雷切爾太太和吉爾伯特。在短短的五年時間,她終于贏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喜愛與尊重,就連非常自私,從不把自己以外的人掛在心上的老巴里小姐與安妮相處后,都感受到了人生的樂趣。
當成人和孩子起正面沖突時,有時候礙于面子不愿接納孩子的想法,往往不歡而散。《綠山墻的安妮》為我們提供了智慧的做法。這個精靈一樣的女孩兒身上呈現(xiàn)的真善美的一切,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嗎?它對我們的師生間、親子間都有著極大的教育借鑒作用。
《綠山墻的安妮》,不僅喚起了我童年的記憶,蕩滌了我的心靈;更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接受她本來的樣子,關注她的自信、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