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五味》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4 ![]() |
|||||
讀《五味》讀后感1000字: 文人自古是好一口美食的,其實好吃的人很多,但要言之鑿鑿寫出來并流傳下去,估計也只能文人能做的到,像嚷嚷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軾,對一塊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食之唇齒留香的東坡肉,也不得不來一句,真香! 袁枚的《隨園食單》倒是不錯,但看起來更像本精致的菜譜,也因為文體原因,一直讀不下去。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汪老的五味,合自己的口味。 汪老本人,年輕時候可以說是浪,“學習不用功,喜歡到處逛,泡茶館,可不愛上課。他是個夜貓子,晚上在圖書館或茶館讀書,白天睡覺。”不是我說的,他本人也沒自我承認,百度百科如實記錄,估計汪老看了也會哭笑不得。 美食其實都是化學反應,印象最深是起鍋前加陳醋和白酒可以提香,正是乙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高中化學有學以及肉類和糖在高溫下發生的美拉德反應,對理科生來說,鍋碗瓢盆就是燒杯量筒。 但汪老不會這么考究,他反而像是一名旅游美食博主,味蕾隨著腳步的挪動,嘗遍了酸甜苦辣咸,也正是書名的由來。我向來覺得,旅行和美食是分不開的,在交通便捷以及美食流水線生產的現在,很多美食還是和當地文化一樣,牢牢地鎖在城市名里,就像一句老話,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可以吃了。 北京的朋友來西安逛,帶她去商場吃,好嘛,鐘樓小寨里的飯店看起來像極了那邊的西單王府井新天地,沒差,不是火鍋就是一些裝修華麗味道勝在統一的店,不少還是全國開分店,在我看來,美則美矣,少了一些靈魂,我還是更喜歡拉著對方找個老街,路邊尋個小館子扎進去,叫來老板問下店里哪些是特色,出來的味道準沒差。讀后感·加了幾個西安的老饕群,討論起美食來,關于掰饃的手法都能扯出一篇文章了,繁瑣中透露出一絲對美食的執著和驕傲。 所以說想找到真正的美食,還是按照汪老的方法,走出去吃,美食永遠是和地名掛鉤的。像梅州的腌面和三及第湯,梅州是梅菜扣肉發源地,但其他的美食沒傳出去,那時候腌面只有早上有,幾個大漢為了這碗面,床也不賴了,組團去大快朵頤,面是扁的生面,像重慶小面,油是豬油加蒜蓉炒香,拌起來趁熱吃,香!再加碗熱騰騰的三及第湯,湯料是豬內臟,上面撒了一把枸杞葉。 高碳水和高油脂,便是世間所有快樂的源泉。有時候在思考,為什么喜歡美食,喜歡去研究,去探索,汪老給出了他的答案:“活著多好呀。我寫這些(美食)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作者:方蜀黍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