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永遠的少年》讀后感1000字:
廣東新會是近代著名愛國主義者、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先生的故鄉。梁啟超在1873年出生于新會熊子鄉茶坑村,十二歲時離開家鄉,到廣州求學。家鄉樸實醇厚的民風、興文重教的學風,特別是崖山古戰場等歷史遺跡所代表的忠勇愛國之風,在少年梁啟招心中生根發芽,對他的人格塑造與人生經歷,產生巨大影響。由此可見,讓青少年從小得到優秀鄉邦文化的浸潤,感受杰出鄉賢榜樣的力量,是多么必要。
梁啟超的這些著作,撰寫于一百年前,書稿早已古色斑斑,他本人也和那個時代一樣,成為歷史的陳跡,與現下的生活相隔遙遠。但是這部小書,讓我們一步步走向梁啟超的時代,他的吶喊與沉思、振臂高呼與娓娓道來,又把我們重新帶入了那個逝去的時代,讓我們聆聽他的心聲,體察他的喜怒,更深刻地認識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那段艱難路程。
閱讀梁啟超,我們要從大處著眼,看到他一生都滿懷赤子少年心,苦苦探尋著關于救國與強民,自由與法治、東方與西方、教育與學術、社會與家庭的問題。讀后感·他的重要和偉大,在于他曾經給人們的心靈帶來強烈而持久的震撼,在于他曾經給人們的求索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啟迪。從“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些震撼與啟迪,不僅屬于歷史,更應該屬于也必然屬于今天和未來。
閱讀梁啟超,我們還要從小處入手。梁啟超是個好爸爸、好導師,培養了眾多品學兼優的子女和學生。他那些關于讀書方法、興趣培養、專業選擇、性格塑造的言論,毫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對今天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都大有益處。我們了解他的生平、閱讀他的文章,把他當作一位隔著書頁的老師、長輩,接受他的感染,謹記他的名言,踐行他的教誨,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不斷提高、完善自己。
這本書的編寫注重思想性,貼近時代要求,與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課標要求保持一致;注重生動性,語言通俗易懂;注重文學性,能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與熏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這部書是對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指示精神的積極實踐。希望新會的孩子能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樹立愛祖國、愛家鄉、愛先賢的文化自信心與自豪感,讓梁啟超文化、梁啟超精神在新會生生不息,發揚光大。作者:江立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