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6 ![]() |
|||||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1500字: 著名作家畢淑敏有三間令人羨慕的精神小屋,我也有,淡泊明志是我精神的第一間小屋。 君子之交淡如水。《禮記》說:“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據鄭玄、孔穎達解釋:君子相接不用虛言,小人相接虛辭相飾;淡水相合為江河,酒醴相合乃敗壞。這里是借水和醴來喻揚儒家崇尚質實反對虛實的主張。水,淡而無味,但無酸酢;醴,甘甜而易壞。淡水相合如江河,坦蕩浩淼。君子坦蕩,清越可風。記得《鏡花緣》中寫到君子國,君子謙謙,坦蕩崇高。中國古代藝術更是充滿某種淡遠特色,水墨山水,水墨蘭花;手揮五弦,目送飛鴻,高山流水;更有甚者,陶詩采菊東籬悠然見山的情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無不體現出淡的韻味來。 身處這間小屋,弘一法師是我的老師。弘一法師到上虞白馬湖小住時,曾喜悅地把飯劃入口里,鄭重而又了不起地夾起白蘿卜。在他看來世間沒有不好的東西,掛褡好,破席子好,破舊的毛巾好,白菜好,蘿卜好,咸苦的蔬菜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在別人看來是受罪,而在他卻是享樂。蘿卜白菜清水淡飯中可品出真滋味,寧靜淡泊中亦可參出玄妙的禪境。 在這間小屋里,應卸下白天里戴的各種面具,拋開紙醉金迷、物欲橫流的繁華世界。留一份淡泊,守一份崇高。幾杯清茶,兩三知己,不述滿腹牢騷,只求信口開河信手拈,談天說地古今兼;沒有腐土酸佛,只有謙謙君子;不羨柜窗陳美酒,只喜看架上列新書。 這間小屋,透著股君子之風——淡泊自守。 第二間小屋應是一間清香四溢的花屋。在無暇踱步于園林、流連于花展時,我就來這兒。我要用靈敏的嗅覺嗅嗅優雅芳香的天竺葵、薰衣草、白玫瑰、丁香花,我要用明亮的眼睛悟出石榴的熱情興奮、白丁香的悠閑淡雅、六月雪的恬靜自然。這所有的花兒都是我最真摯、最接近的朋友。讀后感·如果無暇去風景秀麗的西湖,就讓我陶醉在這花的世界里,陶醉在美的享受中。這小屋中的每一朵花都是精靈,是花仙子,和她們在一起時,我會覺得心情舒暢、愉快。因為小屋的花常盛不衰,所以我也常常挑一枝金黃的向日葵或是幾枝嚴肅端莊的君子蘭贈予友人。以花會友,將淡淡的芳香傳遞給愛花、惜花之人,何樂而不為? 喜歡這間小屋,因為小屋里開滿了四季不衰的鮮花,而人的一生不也正應當像美麗的花一樣,自己無所求,而給人間以美好嗎? 第三間小屋是讓人身心舒暢的茶屋。 《紅樓夢》中的賈太君一到翠櫳庵,就向妙玉索茶,與劉姥姥共飲老君眉;康熙南巡飲了碧螺春,此茶芳名流傳至今。古今許多騷人墨客,都與茶結下了不解的藝術因緣。蘇東坡就有“且將新火試新茶”的佳句,周谷城老人寫出了“作客老人家,暢飲一杯茶,勝友如云至,春意滿天涯”鏗鏘歡樂的詩句。 想想五六十年后,我亦到耄耋之年。到那時,如約幾位年輕時的知己到這間小屋來,暢敘舊情,細啜香茗,嘖嘖品嘗,定會口舌芬芳,精神抖擻,龍鐘全消;回思往事,則定會青春煥發,目睹晚晴,逸興遄飛。這是何等的樂事! 除煩去膩,不可缺茶。茶有解毒去病、益目助思之效。身處這間小屋,哪怕沒有“綠葉紅鑲邊”的烏龍茶,但只要有濃濃的大磚茶,沁人心脾的綠茶就可襟靈爽身、滿意愜心。這間小屋是不敗的茶屋,一年四季,茶香溢人。能身處這間小屋,該是何等愜心滿意的事啊。 《論語》中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飯,在隨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能達顏回安貧守儉不是件易事,但又不知有多少富家子弟,被時髦追趕得身心疲憊的人羨慕著我精神的三間小屋呢。 我為自己擁有這精神的三間小屋自豪! 點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生命的節奏已從慢三步變成了迪斯高,成年人都難免有些心浮氣躁,何況思想超前的青少年。閱稿中讀到“三間小屋”,不禁感慨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滋養中國少年學養深厚。文章分為淡泊明志、花、茶三部分,雖不能涵蓋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卻也是其中的精華。人無須更多,只取有用的一小部分真正悟出了它的奧妙,就會受用終生的。這一切都來自于讀書,多讀點書吧,厚報就不只是寫出這樣的文章了。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