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2 ![]() |
|||||
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000字: 這個月我讀的是《不抱怨的世界》,有所感觸。是先說說書的來歷吧,前年5月份,領導叫我去辦公室匯報工作,我該說的全說了,想說的不該說的也都說了。不久后的一天,我去行政樓辦事正好經過這位領導的辦公室,他叫住了我,聊幾句之后,他說要送我一本書,還美言說我如何如何的,我接過書一看,是《不抱怨的世界》。 雖然我沒讀過,但我知道這本書,與《改變你人生的密碼》這類似的書籍一樣,這本書被很多公司企業的高層管理們命名為員工(成功的員工)必讀書籍,成為很多講座培訓上講師們的洗腦寶典,一些商家更是夸張地說“讀了這幾本書,你就會少奮斗10年,你將改變命運......”當時我就懵了,這位領導為何要送我這本書,而且偏偏在那“工作匯報”之后,他僅僅是想讓我豐富知識還是另有用意?對于這類書我多少是有點抵觸心理的,但是出于對領導的謝意,以及對書本的尊重,我就請他給我題幾個字,他寫了這么兩句:有反思才會有收獲,有方向才會有進步。雖然有些抵觸心理,但我很好奇,想看看這本書是如何說服別人的,所以我一邊下樓梯一邊翻開書看了,回到辦公室遇到其他事情一忙,我便把書放下了,這一放就是兩年多。直到這個月我才將它重新拿起。 我是帶著抵觸與好奇的復雜心理讀完這本書的。作者巧妙地設計章節內容,層層遞進,引用的例子恰到好處,對于自己的觀點描述得頭頭是道。這本書從分析和解釋抱怨開始,“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在抱怨。工作太辛苦、制度太奇葩、薪水太微薄、自己太煩惱......”,進而說明抱怨的不良影響“面對工作中的種種不如意,或許很多人覺得抱怨并沒有什么不好,至少抱怨完了心里會舒服一點,其實不然。抱怨會給你的壞情緒火上澆油,會挫傷你的銳氣,使你不能很好地面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抱怨,會讓你逐漸喪失自信,經常抱怨會招來別人的討厭”等。然后,作者又推薦了一些抵抗和消除抱怨的方法,比如“紫手環運動”;“遇到不如意的問題時要反思自己,完善自我......”,“正面的溝通”等等。 讀完這本書,我是有收獲的。我也曾有過抱怨,所以讀書的收獲之一就是我認真的思考:有時我抱怨是無意識的,比如抱怨天天下雨,煩死了,說這些話當時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但很明顯我當時并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抱怨其實不能解決什么問題,反而會使自己的情緒更糟;讀后感有時我想通過抱怨的方式來獲取別人的幫助和同情或者是拉攏身邊的人,但是這種做法往往會讓人覺得我消極,傳播負能量的人不會受人歡迎的;有時候我抱怨別人做事如何如何的差從而想表現自己的優秀,這也是錯誤的,因為別人如何做事有時與自己毫無關系,自己并沒有處在他的位置上沒有體會到他遇到的困難,妄加批判肯定是不對的,如果自己真處于他的處境,不見得就比他優秀。 《不抱怨的世界》的確是本好書,它確實教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方法,滿足了我們在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的部分需求,但它未能完完全全的說服我,因為這本書更多的是滿足了管理層的需求,服務于管理層,所以才會成為許多上級要求員工的必讀書籍,書中說的“不抱怨”其實就是管理層們所要求的“服從統一的安排管理”。人是有思想的,人不是機器,抱怨有時是人們反映的真實存在的問題或是對于不公平待遇的一種訴求方式,正確的抱怨可以讓制度更完善從而推動一個集體的發展。 如果可以,我想把這本書更名為《理性抱怨的世界》。作者:潘國榮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