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祈禱落幕時》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5 ![]() |
|||||
《祈禱落幕時》讀后感1500字: 逛書店時偶然看到這本書,看到東野圭吾先生的名字,便毫不猶豫地讀起來,他的書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已經讀過東野圭吾幾本代表作了,每次讀完都折服于他的邏輯、腦洞和溫情,真的是一位十分讓人敬佩的作家,對于他的詳細介紹,在《白夜行》讀后感中已經寫過了。 這里,我在思考如何寫這篇讀后感,不走大眾路線。于是,想到了一個著手點。經常在知乎上會看到熱榜話題,比如“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嗎?”“妻子的地位,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都會驚訝,社會為何對于女性,賦予這么重大的責任和傾向?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明明是由夫妻兩個人覺得,為什么要把妻子凸顯出來,做得好或者做不好,完全歸咎于一個人,是不是社會對男女不公的另一種表現? 畢竟,責任越大,擔子越重嘛!擔子越大,責任越大。后來想明白,大概是現在的社會,主要還是“男主外,女主內”,這種社會分工決定了妻子在家庭的時間、為家庭付出的精力比丈夫多,因此,會有這種觀點——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 等我看完這本書時,期間也被忠雄和博美之間的父女情感動到哭過。后來多次思考,為什么父女二人最后的結果會是這樣子? 答案便是,家庭的不幸導致人生的不幸,甚至可以說,妻子是否賢德,決定了整個家庭的幸福與否。不得不承認,東野圭吾先生的故事總是從小處著手,講述最赤裸的現實生活,人生百態。 為什么說“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呢?”(我現在還是不能完全贊同,但是這本書,是一個是很好的例證,對于這個觀點。) 加賀刑警的母親和博美的母親,同為陪酒女出身,結婚后,兩個人也同樣地面對養育小孩,照顧家庭的婚姻生活。作為陪酒女的過去,總是會被朋友親戚議論,加賀的母親不堪重壓,選擇了離家出走,雖然是狠心留下丈夫和兒子,但是也是逼不得已,不想自己再給他們添麻煩,從而毀了所有人的人生,一個人的犧牲,換丈夫和兒子的安寧…… 而博美的母親,卻是走了一條相反的道路。她不堪家庭生活的寂寞與枯燥(好像還有因為丈夫xing無能),于是十分懷念從前做陪酒小姐的生活,便跟以前的朋友聯絡,重新過回了以前的瀟灑生活,并且為此還把家里所有的錢一起卷走,并且以丈夫的名字借債,留下了丈夫和女兒,自己逍遙快活了,把整個家庭逼到了絕路。 博美的父親忠雄為了躲避債主,無奈之下只能帶著14歲的女兒連夜逃亡,后來因為種種變故,忠雄頂替了博美無意中殺死的衡山一俊,博美去了孤兒院,父女兩人從此分開,并約定每個月在以日本橋為核心的周圍12座橋見面,每個月換一座橋。 后來父親為了一次次彌補謊言,擔心事情敗露,影響女兒的事業發展,處于對女兒的愛,又殺了兩個人,最終自己選擇自殺,由女兒親手結束了父親的生命。 同樣的兩個家庭的小孩,加賀在母親離家出走后成長為了一名正常的男子,并成為了出色的警官。而博美在母親離家出走之后,跟父親過上了逃亡的日子,讀后感最終她確實因為戲劇而成名,過上了功成名就的生活,不過最終只是曇花一現,錯殺過的人,做錯過的事,終究是要要付出代價的。最重要的是,心靈上經受的創傷,永遠無法彌補。我相信,在母親離家出走之后,加賀的心里肯定是十分難過的,對于尚未成年的小孩,家庭的不完整,母親角色的缺失,非常有可能發展成心理扭曲的人。 為什么加賀卻最后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警察,沒有變成社會毒瘤?大概還是從小受母親的教育,以及父母之間的愛(加賀的父母很相愛,博美的父母不相愛),讓他堅信,母親的離開是有原因的,他試圖寬恕這一切,和母親和解,和自己和解,這樣,他才能成長位一個正常的人。而博美,卻是另一種命運。 可見,妻子的角色在家庭幸福中確實是屬于決定性地位的。但是不想因此就強加給女性過多的家庭責任和義務,還是最開始的觀點,之所以是這樣,那是因為一個家庭,相比于丈夫,妻子付出的時間更多,才會有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個“正向循環”而已。 在東叔的作品里,大多都是跟家庭有關,每次讀完,都會感慨家庭對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這種能引起思考的書,還是應該多讀啊,有空的話,以后再讀東野先生其他的著作吧。 鍛煉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對于自身是有益的,是一種收獲啊。作者:塘春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