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讀后感800字:
兒童具有把現實世界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在心里的本領,他們的繪畫創作活動常依靠這種牢固的記憶力。兒童對圖形的直觀記憶能力優于概念、知識所描述的客觀現象。——《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
兒童在知覺中的視覺記憶對繪畫創作特別重要,他們能把自己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記在心中,比起跟學生用語言描述與講理論方法,讓學生在繪畫創作時通過記憶的提取再進行創作的的效果會更好。
案例一:上學期的一節六年級的課《神州大地之旅》,在1班上課的時候,由于投影儀故障,導致那節課上課沒有PPT,主要靠語言描述與課本的圖片內容跟學生介紹我們祖國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在學生創作的環節,大部分學生都依照課本的例圖做參考來畫,畫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效果并不理想。接著到2班上課,投影正常使用,在導入的環節,我用PPT展示了非常多我國的美景,強烈的視覺沖擊,加深了他們的視覺記憶,在新授環節更是切入不同的角度展示神州大地美景,最后在作品展示環節,學生的創作豐富多樣,效果明顯比1班的強。
案例二:上學期的春季實踐活動,在進行之前,我明確地向三年級的學生布置了觀察的任務,讓他們把實踐活動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仔細觀察,回來之后,我們進行繪畫創作。通過觀察活動后創作的學生的作品讓我很驚喜。大部分同學都能畫出一個完整的事件場景,包括場景中的人物動態表情,實踐工具,場景中的樹木類型,路上的小石子等細節他們也能捕抓到。因此同學們的作品畫面都非常豐富并富有趣味性。
如果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我們多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根據學生的程度,選擇適合他們欣賞的美術經典作品供他們欣賞,讓他們積累到豐富的圖形信息,這樣,不僅有利于發展兒童智力,也有利于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如在課堂開展之前,多布置觀察的任務,對觀察任務進行細則劃分;帶領學生對學校環境進行觀察并結合自己的幻想進行寫生創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