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 ![]() |
|||||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1000字: 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有拖延癥,有趣的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屬于那百分之二十五。那我們先來找一下自己的定位,你屬于哪一種拖延? 領導規定下周二要交一篇文章,我會拖到周一晚上才開始寫,這種把工作拖到最后期限才完成的,可以稱之為期限性拖延。 我計劃7月份去桂林旅游一趟,這屬于個人事務,屬于不緊急的事情,但一直拖到7月底,我的機票也沒有定,行程也沒有安排,這就叫個人事務拖延。 簡單事務拖延就很簡單,我在吃飯或者在走路的時候,手機微信響了,同事詢問我今天什么班?晚上一起約個午飯,兩分鐘就能回復的問題,但是我就拖延到快吃午飯的時候才想起來回復人家。 復雜拖延大多跟完美主義有關,領導要我做的PPT,里面有個數據不準確,我就會一直拖延,不想去完成這個PPT。 無事不拖的人確實難找,而從不拖延的人也很罕見。本書中,威廉·克瑙斯教給我們一個“三管齊下”的方法,幫我們克服拖延,讓生命之旅收獲更多的成就,方法是: 教你看清拖延行為是怎樣表現的,以及怎樣改變拖延思維。 教你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使你即使面對不適的環境,也能堅定地沿著原路前行 確定你的方向,落實在行動上,善始善終,運用你的知識,通過你的工作和成就取得成功 蘇格蘭有一句諺語:“什么時候都能做的事,往往什么時候都不去做。”所以,這次可別再拖延啦!我們一起來學習改變消極思考方式,緩解壓力情緒,采取積極主動行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的方式吧! 幫你重新思考你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改變自動負性思維(ANT),比如可以教自己跟拖延思維爭辯。 拖延很可能是因為一些不愉快的情緒引起的,想避開這種緊張、不快,需要一個更加安適的行為來轉移情緒,代替不快。 當你拖延時,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壓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來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比如看新聞、打游戲。 小案例:雷蒙德是一名律師,但他總是習慣性拖延一些重要的事務,考慮到這將嚴重危及自己的職業生涯,于是向馬薩諸塞州朗梅多市臨床心理學家威廉斯·克瑙斯尋求幫助。對方給了他一份兩頁的關于辦事拖拉的對照表,要求閱讀并檢查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的情況。雷蒙德欣然接受,答應在飛往歐洲的班機上完成這項任務。可是在飛行途中,他饒有興趣地看了一部電影;隨后發誓在下榻酒店的頭天晚上閱讀這份材料,但很早就睡了;此后每天,都會有一些更緊迫的事情要做。克瑙斯通過計算發現,由于拖延癥,這名律師在這項可能僅需兩分鐘便能完成的小任務上花掉了40個小時。作者:駱云霞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