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2/16 ![]() |
|||||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積攢三百兩銀子,心里很高興。但他總是怕別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兩銀子釘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還是不放心,怕別人到這兒來挖,于是就想了一個"巧妙"的半法,在紙張上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貼在墻角邊,這才放心地走了。誰知道他的舉動,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兩銀子全偷走了。為了不讓張三知道,他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墻上。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后去看銀子,銀子不見了,一見紙條,才恍然大悟。 古時候,有個很窮的人,他的全部家當差不多都裝在他的腰包里,而他的腰包里從來就沒有過銀子。 有一回,他意外地得到三百兩銀子。這可讓他又喜又憂,放在自己家里吧,這個窮家只有四壁,哪兒也不是存放的地方;要是放在人家那里,人家一耍賴,誰會相信他這個窮漢子有三百兩銀子?要是整天帶在身上,別說不方便,萬一被人發現,輕則被偷被搶,重則性命難保。“我的青天呀,我有錢了,怎么還是不得安生呢!”這個人暗暗叫苦。 就這樣,他從白天考慮到晚上,又從晚上考慮到凌晨,這一夜,他在萬分緊張和焦慮中度過。門外大樹上傳來一聲“呀”的鳥叫,這個人的心差點被嚇得跳出來。他稍稍安定后,終于有了主意。他趁著夜色,扛著鐵鍬,拿著帶告示的木棍,腰間藏著三百兩銀子,來到大路口,一鍬一鍬地挖下去,挖了一個洞穴,然后將腰間藏著的三百兩銀子卸下來,輕輕地放進去,用土填埋壓實,最后把帶告示的木棍楔入埋銀子的地方,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喜歡到處溜達的鄰居王二來到大路口,一見這情景,先是納悶,隨即他就笑了起來。他急忙跑回家,拿來鐵鍬,三下五除二,就挖到了銀子。他把銀子拎回家,心里卻是一陣緊張。他想:我偷挖了人家這么多銀子,人家必定要告官。官府來人查辦,萬一懷疑到我怎么辦?對,為了不讓人家懷疑到我,我可以—— 于是,他拿起筆墨,奔向大路口,在木棍的另一側認真寫上:“隔壁王二不曾偷”!然后他又把木棍小心地插回原處,放心地回家了。 “此地無銀三百兩”,本來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沒有三百兩銀子。后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隱瞞的事情反而被徹底暴露。 衛玠,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衛玠出身于名門世家。祖父衛瓘乃是西晉權臣,還因為曾斬殺鄧艾,在《三國演義》里亮過相。衛玠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出落的秀美動人。這個小少爺坐著敞棚車到洛陽市區閑逛的時候,看見他的人都感嘆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親朋好友來夾道觀摩,據《晉史》說:“觀之者傾都。”成人以后,更是飽受夸獎,有人說他像玉一樣圓潤,又有人說跟他走在一起,仿佛身邊有一顆明珠,把自己映襯得像個豬頭。 晉懷帝時,美男子衛玠任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他精讀《易經》《老子》,說話往往是非常深刻的。由于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加上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國家和人民處于深重災難之中。北方的匈奴貴族劉裕又乘機起兵入侵。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軍隊兩次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西晉都城洛陽,但都被西晉軍隊擊退。 面對動蕩不安的時局,衛玠決心把家遷往南方。他的哥哥在朝廷擔任官職,母親不忍心和他分離,衛玠勸她要以家庭大計為重,終于說服母親同意南遷。永嘉四年,衛玠告別哥哥,離開洛陽,帶著母親和妻子一起南下。他哥哥不肯走,后來死在匈奴人手上。 衛玠一向體弱多病,一路上長途跋涉,餐風飲露,經受了千辛萬苦。在將要渡長江的時候,他的神情容貌都顯得憔悴不堪。他對左右的人說:“見到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又有誰能排遣這萬千的思緒和感慨呢!” 由于社會動蕩,衛玠南遷也沒有能夠安居樂業。過江不久,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不幸亡故。他輾轉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衛玠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聽眾個個驚嘆。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可惜的是,身子單薄多病的衛玠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溘然長逝,年齡還未滿三十歲。 ——《世說新語·言語》 【求解驛站】無數感想交融匯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復雜,感慨無比。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想同時發生。 【活學活用】闊別40多年的夫妻在故鄉重逢,~,禁不住淚流滿面。 【妙語點撥】衛玠能說會道,腦瓜也聰明得很,能看準形勢,亦能懂得保身避禍。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衛玠一生,政治作為平平,也沒對中國文藝或科技的發展做出過什么貢獻,軍事方面更是外行人。然而就是這么個凡人,居然在《晉書》上有傳記,傳記里還不厭其煩地強調兩點:一是俊美,二是會嚼舌頭。可見“美男子”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化現象。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