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沖突》讀后感500字本書分析不同類型的神經癥,說的很詳細,具體。所有的神經癥都源于內心深處無法調和的沖突,不管是基于外界價值觀的壓迫還是曾經的經歷,人的三種基本需求:親密,孤僻,對抗,在一個內心世界無法和諧共處,導致某種程度的某一傾向占據主導。而這種以某一傾向為主導的人格,總是不可避免的壓抑其他兩個方面的本能需求,內心無法統一。這些無法整合的沖突有人用理想化形象來加以掩飾,有人用盲點法來屏蔽自我。
在社會運轉的大齒輪中,人們的情感體驗、道德感的極度麻木,導致人與自身的極度疏離,內心分裂。不僅將外界的人與人分隔成不同的類別,區別對待,還用“合理化”的推理來自欺。真實自我與理想化形象之間的差距必須通過推理來抹平。為防止人格分裂的危險,過度自制傾向之強,在常年累月之后轉變成了對各種情緒的抑制,不論這些情緒是熱情,性激情,自憐還是怒火。某部分現代人,連愛情,婚姻和性的欲望都消失了,這不過就是典型的神經癥的表現吧。最具干擾性的怒火,需要投入更多力量來遏制,但人們忽視了自制的強迫性本質。如果自制由于任何原因不起作用了,他會被恐懼包裹,甚至是擔心自己發瘋的恐懼。“自以為是”也能派上用場,消除內在的懷疑,杜絕外來的影響。
整本書非常專業,需要認真思考才能搞清楚邏輯關系,甚至一段話要重復讀好幾遍。如果身邊有類似的情況的人,還需要代入思考,辯證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