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自然,和諧共處》讀后感800字!
自古以來,保護自然就是一件大事,在古代,老子曾持“無為”思想,在《道德經》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與自然不相勝?杉幢闳绱耍瑓s仍有許多人想征服這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便有了在飄渺的黃山頂上傳來的“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醬升絕頂,下窺天目松”千古絕唱。
承培根曾言,"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在天地間,人類絕不是孤立在自然外的存在。由此便可見,人類中心說,將人與自然對立統一的觀點,無疑是狂妄而自大的。這使人不禁想起《尚書》里的一句話"天作孽,猶可為。人作孽,不可逭"。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為了與自然作對抗,開始大肆新辦工廠,采集礦產資源,隨意排放工業尾氣。于是溫室效應出現了,雨洪災害愈發變本加厲,地震海嘯層出不窮,更有如今的新型冠狀肺炎肆虐全球。"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月圓又缺,新舊交替,自然的規律如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或許人類適當的挑戰自然為勇,可當過度了呢?那恐怕便是愚了。人與自然從來都不謂何為主。坐上天平以后,就便如《主持人大賽》中董卿所言,"槍響之后,沒有贏家"。因為對人與自然有了科學的認知,為了彌補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所造成的損失,于是便在全球間出現了為保護環境而構建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倡保護環境,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觀。而在我國,于中央的指導下,"綠色新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黨中央19大報告中,更是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思想。綠色清潔能源,共享單車,垃圾分類,同時亦成為我國的熱門話題。
。⒉贿`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夸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人與自然最正確的生存之道,無疑是和諧共處。亞里士多德曾言:"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自山中,我們品味穩如泰山的從容;自海里,我們感慨海納百川的胸懷;自草木上,我們驚嘆腐草為螢的無私。同時,自我們手中亦可見,芳香滿庭的花園,挺拔蔥郁的草木,明麗如鏡的海湖……
。⒂酗L自南,翼彼新苗"。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創一派繁榮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