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金融范疇的形成-《金融學》讀后感5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31 ![]() |
|||||
金融范疇的形成-《金融學》讀后感500字! 有時,一些皇室和寵幸享有采礦權和鑄造權,這是出于帝王的個別賞賜。無論如何,鑄幣之進入流通,均與信用關系無關。 如貨幣借貸,使不流動的貯藏貨幣變成流動的,加快了貨幣流通的速度。 現代銀行的產生與金融范疇的形成: 18—19世紀,在主要資本主義工業化國家中典型的現象是:一方面存在著金屬鑄幣制度(金本位制、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就金屬鑄幣來說,其形制、成色、重量以及鑄造程序仍獨立于信用活動之外,由國家直接制定并加以管理。 在經濟繁榮時期,一國在中央銀行集中的黃金屬準備,可支持規模比它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銀行券和存款貨幣的流通。 任何信用活動也同時都是貨幣的運動:信用擴張意味著貨幣供給的增加,信用緊縮意味著貨幣供給的減少,信用資金的調劑則時時影響著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供給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和微觀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的分布。如果說在此以前,貨幣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還多多少少是由鑄幣的貴金屬含量所支配,那么當鑄幣退出流通后,縱然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貨幣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也不再由含金量所支配,而是取決于由信用擴張、緊縮所制約的貨幣供需對比。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