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讀后感800字!
曾經在高中課本上閱讀過干將莫邪的故事,,卻一直不知道是來自于《搜神記》,最近從網上閱讀了部分《搜神記》,雖然作為一個現代的無神論者閱讀起來只覺得十分無厘頭,但是也驚嘆于古人想象力之豐富與辭藻的生動華麗。下面我想就我閱讀的部分談談我的理解和感受。
其一,有一些篇章是在對當時的君主顯示不滿與諷刺。最著名的就是干將莫邪了,莫邪為楚王作劍,楚王發怒殺死莫邪后,他的兒子將頭給了俠客,俠客最后將他們三個的頭煮在一起,被分葬,后人稱為三王墓。從中可以看出古人所贊揚的孝心與俠義之氣,我認為同時也反應出了當時筆者所處的時期人們對君主是有所不滿的,這才會有將君主的頭顱割下來這種在古代來說大為不敬的行為出現,多多少少能反映了當時底層人民的反抗精神。
其次,我認為筆者有意通過一些神話小說來褒獎優秀的品性—善良、孝順、勤勞等等。“盛彥,字翁子,廣陵人,母王氏,因疾失明,彥躬自侍養。母食,必自哺之。母疾,既久,至于婢使數見捶撻,婢忿恨,聞彥蹔行,取蠐螬炙飴之。母食,以為美,然疑是異物,密藏以示彥。彥見之,抱母慟哭,絕而復蘇。母目豁然即開,于此遂愈。”。盛彥的孝心使母親的眼睛復明。《搜神記》中這樣的故事并不少,可見筆者希望通過一些故事來贊揚這種精神的同時能有更多人能擁有這些優秀的品質。
最后,就像老師在上課時老師所說的那樣,我感覺這個時候的志怪小說沒有我想象的那樣那么恐怖,有很多的故事很美,我感覺應該是人們通過想象“陰間”、死后的生活來彌補生命苦短、短暫的遺憾。古代有很多人追求長生,煉制了許多丹藥。而《搜神記》中的很多故事將陰間描寫的很有社會秩序,減輕了人們對于死亡的恐懼,我感覺更像是文人志士對自己的慰藉,對生命有限的安慰。
通過對《搜神傳》的閱讀、思考與簡單的分析,我對古人的想象力感到十分敬佩,同時也對鬼怪靈異故事有了更濃厚的故事。之前一直認為這種故事都是人們瞎講自己騙自己罷了,現在我有一點理解他們通過這種描述來緩解自己對死亡的恐懼。以上就是我對《搜神傳》淺薄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