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歲月兇猛》讀后感心得體會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5 ![]() |
|||||
《歲月兇猛》讀后感心得體會: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侖先生,“萬通六君子”之一,從廟堂之上(曾先后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海南省委任職)到離職創業,作為中國商界的地產思想家,也是企業中的哲學家,以其杰出的商業實踐、深邃的商業洞察,形成了獨具魅力和自成體系的商業智慧。有趣的是,這本書從序言到后記,統統由作者一人完成,無推薦無腰封,在如今互為吹捧、蔚然成風的大環境下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作為《野蠻生長》、《理想豐滿》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如自序中所言,《歲月兇猛》像是一位中年人手里捧著的一杯溫熱的老舊,這酒里有苦、有香,也有甜,有沉淀有漂浮,有過往也有未來。這杯酒量不大,但足夠你喝一個下午,再加上一個晚上。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歲月的智慧”,下篇為“未來的新風景”。從聰明的市場、到互聯網+、住宅價格,從經適房、民營企業、商用不動產到創業的不確定性和應對管理的挑戰,下篇更是從企業家本身說開去,一個創業者的歷練與涅槃、與合伙人的關系、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選擇與放棄、未來的方向,整本書的體例是通過若干個小故事,生動地講述從商、為人(企業家)的道理,看似淺顯,實則深刻、雋永,有滋有味,凝結了作者幾十年的商界智慧和人生感悟,值得細細品讀。印象很深的幾個片段,摘錄如下: 一、什么決定住宅的價格? 一是當地的GDP。根據宏觀經濟的研究,當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時,住宅市場會逐漸飽和。我國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所以近幾年許多城市的住宅逐漸滯銷。 二是一個城市賣的新舊房的比例。如果一個城市每天賣的房子,一半是新房,一半是舊房,那就意味著房市接近飽和。而如果,這個城市成交的舊房比新房多,那么說明這個市場已經飽和。關于潛力住宅,都在一些“三增長”的地方。一是要有人口增長。二是要有積極人口的增長,比如最近北京積分落戶的那群人。 三是經濟要有內涵增長。具體就是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基因生物、大娛樂大健康這“五大美女”。目前這五大行業高度聚集在北上深。此外,如果站在全球視野來看,決定住宅價格的其他三個重要因素包括稅收(遺產稅、財產稅、房產稅)、匯率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預期。 二、關于民營企業的三種死法 近段時間以來,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似乎正經歷著至暗時刻,證券市場持續探底,股票質押頻頻爆倉,甚至優質的民營企業也難逃關張厄運。前段時間,連萬科等業界翹楚都喊出了“活下來”的口號,絕非危言聳聽。作者提到的民營企業的三種死法,今天讀來,頗有感觸。讀后感一是死于政商關系。政商關系要不近不遠,拿捏有度。二是死于集資,這個顯而易見,國有經濟占據了大部分信貸資源,民間資本為民營企業提供了代價高昂的血液,經濟向上時,一切成本皆可承受,如果經濟態勢轉頭向下,連環爆倉不可避免。三是死于商業競爭,這是微小企業關張的主要方式。 三、關于附錄的十余篇少年馮侖的日記 這是馮侖在1975-1976年,也就是十六七歲讀初中時寫的,當時,他就在讀《史記》、學毛選,研究費爾巴哈哲學,爭先進,黨團員,樹立崇高理想,尋找人生方向,構建自己的世界觀。雖稚嫩,有些甚至是青澀和做做,但卻也老成深刻。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其立下的志向和不斷自省的態度,應該是支撐其日后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如其所言,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年輕時受苦是福氣,盡管只是弱冠少年,但秉著對理想和目標的執著,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 馮侖是個有理想的人,他說“人要追求理想,順便賺錢”,而不是在后者基礎上講理想,追求賺錢,順便談談理想。“心離錢越遠,錢離口袋越近”。作者:孫偉華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