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百年的“售后服務”2007年底,上海市政工程治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國名叫華恩·厄斯金設計公司的來信。信中說,外白渡橋當初設計使用期限是100年,于1907年交付使用,現在已到期,請注意對該橋進行維修。信中還特別提醍,在維修時,一定要注意檢驗水下的木樁底子混凝土橋臺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這家設計公司還為上海市政工程治理局提供了當初大橋設計的全套圖紙。鋪開這些設計圖紙,人們驚訝地發現,雖然經歷了百年的歲月,這些圖紙依然被保存得完好如初,沒有一點劃痕、皺褶。圖紙雖然是手工繪制而成的,但卻線條工整,每一數據、每一符號,都不差分毫;設計者、審核、校對、繪圖人的姓名都一目了然,清楚可見。
這是外白渡橋的“出身證明” 和“護身符”。有了這些完整、正確、無誤的設計資料,就為外白渡橋的體檢和維修,提供了完善、充分的科學依據。
英國這家大橋設計公司的鄭重提醒,方使我們如夢初醒,名頓開:原來這座大橋已“百歲高齡”了,需要給它來一次全面體檢維修了。又似乎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不能只知道使用,而不知道維修,否則,到時橋毀人亡,后果不堪設想。生活中,一些慘痛的事故教訓,已讓我們屢見不鮮。
經過百年歷史的蒼桑巨變,這家英國設計公司的辦公場所是換了一處又一處,人員是換了一茬又一茬,當初大橋的設計者也早已作古,沒有留下一點印記,無論發生了什么,不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了。但是,為顧客搞好售后服務,講求信譽,視質量為生命,卻一向沒有變。當初大橋的設計使用期限是100年,100年到了,他們沒有忘記為大橋使用者提醒。這一及時的提醒,不僅使我們對這家大橋設計公司充滿了敬佩之情,心中氤氳著別樣的溫暖,更引起了我們對職業精神的思考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