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母親的遺憾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14 ![]() |
|||||
母親的遺憾母親一生中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人在世,要對得起親人和良心。母親是家里的老大,姥爺沒等看到新社會的紅旗便閉上了眼睛。姥姥是一雙小腳,眼睛又不好,什么事兒都做不了,兩個舅舅年紀還小,整天漫山的瘋跑討狗嫌,根本不理解家的概念和家的責任,姥姥家的重擔便全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毫無怨言,整天默默地干活兒,操持著家務,咬著牙撐起了姥姥家的門戶,直到她21歲出嫁。可是,母親出嫁后,一貫對得起親人的她卻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父親(father)家里兄弟姐妹許多,家庭狀況也很不好。為了能謀取生路,結婚才7天,母親便紅著眼睛拜別了姥姥和兩個舅舅,跟挑著擔子的父親,一步三轉頭地踏上了闖關東的旅程。 來到舉目無親的大關東,母親和父親開始了費力的創業。睡過地窨子,吃過曲麻菜團子,整整兩年沒添過一個布絲,靠著拼命一樣的苦干,第三年,母親和父親便在大關東蓋起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房屋。那一年冬天,奶奶從關里來到了我家,母親和父親便張羅著怎樣能讓老人過一個像樣的年。正在這時,關里的舅舅拍來了電報:娘病危速歸! 捧著冷冰冰的電報,看著剛剛蓋起房子依然一貧如洗的家景,母親呆坐在了那里。 “不行,我咋也得讓你回去看老人一眼。”父親沉思了半天說道。 “回哪兒去?哪兒來的錢?”還沒等母親說話,坐在炕頭的奶奶猛地開了口。 父親連求帶勸,可奶奶就是不贊成。最終父親險些要給奶奶跪下:“娘,咱也得讓人家回去一趟,那是她娘啊。要是你病了,大嫂不讓大哥來看你,咱咋想?” 那也是一貫孝順的父親平生惟一一次頂撞奶奶。 “好哇,為了媳婦你連娘都不顧了,你咒我死,我怎么養了你這么個孽子!我不活了!”奶奶罵著,一把操起水瓢,劈頭蓋腦地向父親頭上拼命打著。 母親一把擎住奶奶的手腕,“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眼淚“刷”地一下滾了下來:“娘,你別打他了,我……不回去。” “不行,我死也得讓你回去。”父親拉起母親,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門。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帶著滿頭的青包,偷偷地叫過母親,把東挪西湊來的50塊錢塞進母親的手里:“村里二叔的馬車明天去公社,你跟著去,在公社坐上客車,回關里看一看她姥姥吧。” 母親剛要說什么,父親眼里含著淚把她推出了家門。 母親剛剛坐上二爺爺的馬車,奶奶便瘋了一樣趕來:“敗家媳婦,不好好過日子,往哪走?” 車上車下的眾人全停住了。父親“撲通”一聲跪在奶奶的面前:“娘,你就回去吧……你知道來看兒女,可為啥不讓人回去看要死的老娘呀?!” 眾人這才曉暢就理,紛紛數落起了奶奶。可誰知奶奶不但不聽勸,反而幾步上前,一把抓住馬韁繩:“我看你明天是咋走的!” 趕車的二爺爺沉下了臉:“老嫂嫂,可別怪我二黑子說話臭,人家媳婦啥樣這屯子誰不知道?3年了沒回一趟家,這回人家老媽有病了你還不讓回去,你是人嗎?明天你要是敢攔著,我***一頓鞭子抽死你個老妖婆!” 奶奶愣在了那兒。站在馬車邊的幾位鄰居趕忙連拉帶勸地把奶奶推回了家,二爺爺吆喝一聲,甩起大鞭子,馬車攪起積雪,沖出了村口。 奶奶回到家,又哭又嚎地作了起來,一會兒嚷著要回關里,一會兒喊著要上吊,在眾人一再勸解和父親接連磕了十好幾個響頭后,她這才算平息了下來。 傍晚,父親剛要生火做飯,門一開,滿身冷氣的母親孤零零地走了出去。 “你……你咋?……”父親沒等說完,兩個人的眼圈全紅了。 母親病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偶爾還說上幾句胡話。第七天早晨,母親清醒了過來,她直著眼睛盯著父親:“她姥姥走了。” 父親一愣:“不能的,你這是瞎想的。” 母親搖了搖頭:“剛才我做了個夢,天昏地暗,對面不見人,飛沙走石的讓人連眼睛也睜不起。她姥姥不知道在哪兒要跟我打電話,接過電話我真真地連喊了三聲‘娘’,她姥姥哭著說‘這下可見著俺那閨女(daughter)了’,夢就醒了。她姥姥一定走了。” 果然讓母親不幸言中,第二天下午舅舅的電報便送到了我們家:昨天天放亮娘去了。捧著電報,父親和母親直怔怔地坐在那兒,誰都沒有說話。多少年以后,一提到這件事兒,父親和母親的眼里,全都閃著淚花。 姥姥去世兩個月后,奶奶外出上廁所,一不小心踩在冰上滑倒在地,竟然得了半身不遂。父親在關里的那幾個兄弟姐妹全都沒了聲息,奶奶便留在了我家。母親像侍候親娘一樣侍候著癱在炕上不能自理的奶奶,整整兩年三個月零九天,沒有一點點的厭煩和怨言。臨去世前,已經不能說話的奶奶把母親拉到炕前,緊緊攥住她的手,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母親,眼淚“撲簌簌”滾了下來。 安葬了奶奶,母親和父親這才回了關里,離家五年、姥姥去世兩年后才給姥姥上了第一次墳。兩個舅舅都已二十出頭,曉暢了日子的艱辛,也開始苦拼苦熬地支撐著家。看到家里日子的費力,母親和父親便把二舅帶回了關東。很快,二舅便長成為壯小伙,勤快肯干的他也贏得了十里八村人的認可,母親便開始為他張羅親事。也許是故土難離,也許是家的責任刻骨難忘,二舅的心里一向想著關里。在接連看了好幾個對象都以他的不贊成而告終后,二舅終于向母親說了實話,他想回關里,在關里娶妻生子。母親和父親商量了好幾天,由母親帶著二舅回了老家。在母親的四處尋求下,親戚朋友開始給二舅介紹對象,二舅和二舅媽開始熟悉。在母親的張羅下,我家承擔了舅舅結婚的一切費用,為二舅操辦了婚事。 母親就是這樣,永遠為別人著想,永遠想著對得起別人,卻從來沒為自己想過,也從來沒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她整天操勞著,為了父親和我們,為了這個家,像蠶一樣,在一點點耗盡著自己的精髓。長年的勞作,太重的負擔,使母親中年起便病魔纏身,可她卻從未說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有病時仍強帶微笑強撐著,甚至連藥都舍不得吃一粒。因為她清楚:同樣身體不好的父親更需要照料,她另有5個兒女需要她去打拼,她要用她并不豐滿的羽翼竭力為孩子們遮風擋雨,使他們在貧困的家景中也和其他人一樣康健成長。 哥哥姐姐們一個又一個成家而去,上高中的我便成為母親心里惟一的懸念。1994年,我終于不負眾望,考進了大學,成為我們村開國來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被汗水和勞累浸透了一輩子的母親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臉。可是,看到錄取通知書上那高額的學費,母親的笑臉剛剛伸展一半便消逝了。經過3個不眠之夜后,母親踏上了南去的列車。7天后,母親從關里舅舅家返了返來,兩手空空,眼睛腫得老高。面對前來詢問的鄉親,母親笑著說:“他兩個舅舅做買賣賠了,光銀行存款就好幾萬,咱還咋朝人家借錢呀!”可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卻聽到了母親輕輕的啜泣聲。 3天后,母親和父親想盡了一切辦法終于為我籌到了上學的費用,使我在報到的最終一天踏上了上學的客車。啟程的那天早上,母親扶著包送我,一路上不停地叮囑這個叮囑那個。眼看客車已遠遠過來,母親突然之間之間之間頓了一頓,抬起頭來看了看我:“孩子,把你手上的零錢給我吧。” 我一愣,在我的影象中,這是母親第一次自動要錢。我什么都沒有想,掏出身上所有的零錢,捧給了母親。母親接過零錢,嘆了口氣:“你姥姥快到30祭年,我打算攢點兒錢給她預備點兒啥,孩子,你不笑話媽吧?” 我的心里一翻,眼淚差點兒沒涌出來:“媽,這是應該的,我怎么會笑話你呢?我支持你。” 母親放心地點了搖頭:“車來了,上車吧,好勤學習,別忘了給家里寫信。” 我低著頭上了車,看著車窗外越來越遠的母親,我眼淚再也忍不住,“嘩”地一下涌了出來。 打那兒以后,每次開學、放假,母親都會問我有沒有零錢,我也都把身上的零錢一切留給母親。我知道,對于姥姥,母親懷有永生的遺憾,她不想把這種遺憾帶進墳墓,我更不想。 可是,母親的心愿依然沒有達成。大二的那年冬天,母親病倒了,像一個吐盡了精髓的蠶一樣,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母親自己也知道留日無多,她開始一點點地安排著后事,對我們一個人一個人地詳細叮囑。那一天,病重的母親突然之間之間之間精神變好,而且坐了起來,面帶微笑和大家交談著。正在這時,一個走村串戶賣服裝的人背著幾個大提包進了屋,向大家兜售衣服。大家正要趕他走,母親卻把那人叫住了。讓那個人打開提包,仔仔細細地遴選著衣服,最終從兜里取出所有26塊5毛4分錢,買下了一件男式茄克衫。看著眾人迷惑的目光,母親笑了笑:“馬上就會面著你姥姥了,準不預備啥東西沒啥用。” 大家馬上沉默了下來。母親捧著衣服呆呆地發怔,嘴里喃喃細語地自語著:“我老兒子也沒在家,也不知道這衣服他相中沒有?這衣服他穿上去好不悅目呢?” 當夜,母親就陷入深度蘇醒。第二天,1995年夏歷12月11,母親嘴里依然模糊不清地自語了幾句:“衣服……好不……悅目……”帶著永久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我聞訊趕回了家,和哥哥姐姐們一路祭拜著母親,為母親守靈,三頭一跪地把母親送到墓地,最終埋進深深的地下。我的身上,一向穿著那件26塊5毛錢買下的衣服。 畢業上班后,我常常回家,常常去祭奠母親。站在母親的墳前,耳邊不時反響起母親的那句話:人在世,要對得起親人和良心。我暗暗發誓,我要對得起所有的親人,絕不讓他們再有任何的遺憾,不管那遺憾是為了誰。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