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白菜的飛翔她要學習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識領域里去。可是,這一年,她已經30歲。30歲的女人當然不能再上盲人學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學。她開始“看”盲文。當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來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個英文單詞是大白菜,字母為c-a-b-b-a-g-e,這7個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個小時,可是,她到底依然沒有弄曉暢這個單詞就是“大白菜”。當父親(father)通知她答案的時候,她哭了。她為自己的拙笨而流淚。她是中科院的英語教授,居然不熟悉“大白菜”這個英文單詞。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這么被一棵“大白菜”給絆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來,她要做一棵能夠飛翔的大白菜,重新遨游在知識的天空里。她開始了自己的奮斗。她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里,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記。然后,她再把學會的東西背誦給父親聽。一次,父親在聽取她背誦的時候,發現盲文字塊兒上滿是殷紅的血。等她背完,父親一把拉過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十指都已經磨破。父親把她的雙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嚎啕大哭。父親說:“閨女(daughter)呀,咱不學了。爸爸有工資,爸爸可以養活你一輩子。”她沒有哭。她反而笑著安慰父親說:“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閨女,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親很著急,四處尋找。最終,父親在她工作過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學生已經放學。教室的燈光已經熄滅。她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反復地用手丈量著黑板。父親站在教室里,默默地看著陰郁中的閨女,心里一陣陣地辛酸。父親知道,閨女這是預備重返講臺呀。直到她預備離開的時候,父親才走上前,牽著她的手。她很高興,她說:“爸爸,我成功了,我已經找到板書的方式了!”父親說:“你是一棵能夠飛翔的大白菜,你一定能夠成功的!”
她終于重返講臺。她的板書依然是那么范例,瀟灑;她的發音依然是那么正確,清楚:她的多媒體使用依然是那么豐厚、絢麗;她的個人形象依然是那么風姿翩翩,笑臉可掬。一切都與生病前沒有什么兩樣,以至于上了兩個星期的課,同學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老師已經雙目失明了。終于,有同學發現她拄著盲杖在校園里行走,同學們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這才知道她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學們感動得哭了,而她卻笑了。她笑著報告一棵大白菜的奮斗歷程,鼓勵同學們珍惜時光。
她的名字叫楊佳。楊佳學會盲文后,利用電腦盲文軟件,踏上了事業的快車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治理專業,并得到了哈佛MPA學位。現在,楊佳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協副主席。
這就是楊佳,一位成功的盲人,一棵飛翔的大白菜!她的成功正如她在演講中說的那樣:一個人可以看不見,但不能沒有看法;可以沒有視野,但不能沒有眼界;可以看不見道路,但不能休止前進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