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數字七歲的兒子數學考了六十九分,他說:“你以前不是都考零分的嗎?”我說你不能跟我比。能比,依然不能比呢?這是一個比哈姆雷特的天問還難以作答的問題。我能做的只是小心地問一聲:“考這個分數會不會讓你對數學沒興趣了?” “不會啊!”他說。 “為什么?” “我想知道什么數字最大,比一萬還大。” “十萬就比萬大了,你不是學過嗎?個十百千萬十萬⋯⋯” “再大呢?” “十萬、百萬、千萬,一樣進位進上去。” “再大呢?” “萬萬更大。萬萬不好說,就說成‘億’,已往中國老古人叫‘大萬’、‘巨萬’,都是這個意思,一萬個一萬就上億了,億是萬的一萬倍。” “比億再大呢?另有嗎?” “十億百億千億萬億,到了萬億就換另一個字,叫‘兆’。” 他一寸一寸地放寬兩只手臂,瞪大的眼睛,似乎是跟自己說:“另有比兆大的嗎?十兆、百兆、千兆、萬兆,那萬兆有沒有換另一個字?” “‘萬兆’就叫‘京’了。”我其實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我只知道我的父親(father)在我小時候是這么教的,我甚至依稀記得,億以上的數字就有“十進制”、“萬進位”甚至“億進位”等不同的說法。究竟“億”是“十萬”依然“萬萬”、“兆”是“萬億”依然“億億”,“京”是“萬兆”、“億兆”依然“兆兆”,我根本不能區分。但是兒子似乎無暇細究,他只對更大的數字的“名稱”有興趣。 “那再大呢?” 我的答案也是我父親在四十多年前給的答案:“那便是‘恒河沙數’了。” 過了幾天,我側耳聽見這一堂數學課的延長成果,我不算寫意,但是至少孩子忘記了六十九或一百這樣的小數字――兒子跟他五歲的妹妹說:“有一個叫做印度的國家里面有一條很長很長的河,叫恒河。恒河里究竟有幾多顆沙子呢?你數也數不清,是不可能數得清的,就說是‘恒河沙數’,就是很大很大的意思,懂嗎?”這個妹妹在幾分鐘以后就會應用了,在游戲之中發生爭執的時候,她跟哥哥說:“我會一腳把你踢到恒河沙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