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很有啟發的教育故事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24 ![]() |
|||||
很有啟發的教育故事在教育教學歷程中,常碰到這樣的狀況,學生因為癡迷于電腦、電視、小說等往往放松了學業,忘記了最初的追求目標,針對這種狀況,教師不妨給他們叫這樣一個故事: 有三只獵狗追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從樹洞里鉆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rabbit),兔子緩慢的向前奔跑,三只獵狗圍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顆大樹。兔子在樹上,倉惶中沒有站穩,一會兒掉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只獵狗,兔子乘機逃跑了。 故事講完后,教師要問學生:這個故事有問題嗎? 學生可能說: 兔子不會爬樹。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只獵狗。 直到學生找不出問題了,教師才說:可是,另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去了? 趁學生思考之際,教師由此引發話題教育學生: 土撥鼠,獵狗追求的目標,可是因為兔子的出現,獵狗改變了目標,我們的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打了差,土撥鼠竟在我們的頭腦中消逝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標中,我們有時會被風光迷住,有時會被細枝小節打斷,有時會被一些瑣事聚集精力,在中途停頓下來,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從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標。 同學們,人生的路很長很長,既有奇花異草的誘惑,又有山巒疊嶂的阻擋,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撥鼠哪去了,不要忘記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標。 2、鵝卵石與鉆石 為什么我們非要學習這些沒用的東西呢?這是當老師的所聽到的學生們的抱怨與質疑中最常出現的一句話。碰到這種狀況,我們不妨給學生講這樣一個寓言: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預備安營扎寨歇息的時候,突然之間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的期盼,恭候著來自上蒼的旨意。 神出現了,神開始說話了:你們沿途要多揀拾一些鵝卵石,把他們放在你們的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 說完,神就消逝了。牧民們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們原本期盼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財富和康健長壽,但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不管怎樣,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但是,他們依然辨別揀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他們的馬褡子里。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來臨,他們開始安營扎寨時,突然之間發現他們昨天放進馬褡子里的每一顆鵝卵石,竟然都變成為鉆石。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懊悔極了,懊悔沒有揀拾更多的鵝卵石。 現在我們覺得沒用的知識,就像鵝卵石,將來有可能變為無盡的財富。 3、教育學生自尊、自重、自信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常常傷心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在世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總是笑而不答。有一日,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那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取,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的有許多人向他買那塊石頭,而且價格愈出愈高。回到孤兒院,男孩興奮的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格要買那塊石頭。 最終,院長叫男孩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價格較昨天又漲了十倍,但因為男孩怎么都不賣,竟被傳為稀世至寶。男孩興沖沖的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將這所有通知院長。院長望著男孩,徐徐說道:生命的代價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情況下就會又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因為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代價,被說成稀世至寶。你不就像這石頭一樣嗎?只要自己注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代價,生命就有意義。 4、學會期待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對自己雕刻的顯示心中理想女性的美女像產生了愛戀之情,在他深切的期待中,雕像變為真人而與他結為伴侶。這雖是神話故事,但在現實中也有類似的例子。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進行猜測未來發展的測驗.厥后向教師提供了一份名單,并說,這些孩子又很大的發展可能性。教師們甚感困惑,因為名單上的孩子有一些是差生。心理學家注釋說,這只是對學生未來發展的猜測,不是說學生的現在,并要求老師保密。8個月后,羅森塔爾重返學校,進行第二次測驗,結果令人驚訝,凡名單上的學生,無論在學業成績、智力發展,依然與老師、同學的干系等方面,無一例外,都有了顯著的進步。而這個名單,只是從一切學生中隨機抽取的。 ——這就是聞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教師的期待,會通過言行、表情傳達給學生,學生會受到鼓舞,并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發展,這是心理學上的心理暗示作用。期待是多么神奇,我們做老師的要學會期待。 5、讓美德占據學生的心靈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間,他們游歷了許多的國家,拜訪了許多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返來了,個個是飽學之士,真是滿腹經綸。 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對學生說:十年游歷學,你們現在有了許多學問,長了不少見地。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終一課吧!弟子們便圍繞著哲學家坐了下來。 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么地方?我們坐在曠野里。這曠野里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感到很驚奇,他們都沒想到,一向在探討人生奧秘的老師,最終一課問的竟是這么簡樸的一個問題。一個弟子先開口了:老師,只要有把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搖頭。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個弟子說:散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第四個弟子說:斬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來才行。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課,就上到這里,你們回去以后,按照辨別的辦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相聚。一年后,弟子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經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為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谷子坐了下來,等待老師的到來。 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幾十年后,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發現哲學家在書的最終補上了這樣一章: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式只有一種,那便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美德占據心靈。 我曾進行了五年德育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到學校搞調研時,常聽學校回報說,他們搞了八不準十不要,我說,最好依然搞個學生應該怎么做吧,這樣效果可能更好一些。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的本質特征是踐行性,依然讓學生養成美好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更有效果。 6、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這樣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有這么一個故事,說得是一家外企公司招聘初級治理人才,有許多應聘者去參加答辯考試,一個又一個考下來,雖然對答如流,但都沒有被錄取。輪到最終一個人了,他走進房門時,發現干凈的地毯上有一個紙團,有衛生習慣的他很自然的撿起紙團放到紙簍里。這時,考官說:請你看一看撿起的紙團。這位應聘者打開紙團,只見上面寫著:熱情接待你到我們公司來任職。之后這位應聘者成為一家大公司的總裁。 這么一個小小的習慣,竟給自己帶來了這么大的福音。在讓人無限感慨之際,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良好的習慣,簡直就是無限的財富。 7、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 有一則《井蛙歸井》的寓言故事是這樣講的: 井里的青蛙(frog)向往大海,請求大鱉帶他去看海。大鱉平生第一回當向導,非常高興,便欣然贊成。一鱉一蛙離開了井,慢慢前行,來到海邊。青蛙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贊嘆不已。他呱呱大叫,岌岌可危地扎進大海的度量,卻被一個浪頭打回沙灘,措手不及喝了幾口咸水,還被摔得暈頭轉向。 大鱉見狀,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帶著它游海。一蛙一鱉漂浮在海面上,樂趣無窮,青蛙也逐漸適應了海水,能自己游一會兒了。就這樣,他倆玩得很開心。過了一陣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他也有些餓了,卻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里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依然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樂土。 于是,青蛙向大鱉告別,回到了自己的井中,過著平安快樂的小康生活。 8、教育學生幫助別人 有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到了,非常新鮮,就問他:你又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 那個盲人認真地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樸,我提燈籠當然不是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為了給別人照亮,讓他們能看見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保護了自己。 另有一個故事,題目是《天堂和地獄》。說的是有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一看什么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屋里有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只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要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他們看上去是那樣悲苦。 來吧,我再讓你看一看什么是天堂。 上帝把這個人領入另一間房。這里的一切和上一個房間沒有什么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大家都會在快樂地歌唱。 我不懂,這個人說,為什么一樣的待遇與條件,而他們快樂,另一個房里的人們卻很悲慘?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樸,在這兒他們會相互幫助――喂別人。 9、教育學生要先學會做人 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志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 你先將這上面的世界地圖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鐘,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啦,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大話就不好啦。怎么可能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圖!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啦呀! 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里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拼,只要這個人好啦,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啦,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10、教育學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馬上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碰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絕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碰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碰到問題,不要總是把希望依靠在別人身上,記取:成功者自救。 11、讓生命化蛹為蝶 一個孩子,相貌丑陋,說話口吃,而且因為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嘴角畸形、一只耳朵失聰,他的母親為此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一個來到世界上沒幾年的孩子,就要忍受不幸命運的折磨,他以后怎么生活啊?但她除了對孩子倍加愛護之外,還能做些什么呢?然而,也許這個孩子注定是個生活的強者,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快地走向成熟,他默默地忍受著別的孩子的恥笑、調侃的話語和目光,他自卑,但更有自暴自棄的意志,當別的孩子在玩具中打發時間時,他剛沉浸在書本中,在他讀的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成人讀物,他卻讀得津津樂道,因為他從中學到了堅強,學到了一種永不放棄的品質。為了改正自己的口吃,他模仿現代一位有名的演說家,嘴里含著小石子發言。看著嘴唇和舌頭都被石子磨爛的兒子,母親心疼地流著眼淚說:不要練了,媽媽一輩子陪著你。懂事的他替媽媽擦著眼淚說:媽媽,書上說,每一只漂亮的胡蝶(butterfly),都是自己沖破束縛它的繭過后才變成的,如果別人把繭剪開一道口,由繭變成為的胡蝶是不鮮艷的,我要做一只鮮艷的胡蝶。 之后,他能流利地發言了。因為他的勤奮馴良良,中學畢業時,他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得到了良好的人緣,他周圍的人,沒有誰會恥笑他,有的只是對他的敬佩和尊敬。這時,他母親為他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希望自己的兒子盡量順利些。但他同樣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做一只鮮艷的胡蝶。 1993年10月,博學多才、頗有建立的他參加總理競選,他的對手居心叵測地利用電視廣告夸張他的臉部缺陷,然后寫上這樣的廣告詞:你要這樣的人來當你的總理嗎?但是,這種極不品德的、帶有人格欺侮的攻擊招致了大部分選民的憤怒和訓斥。當他的成長經歷被人們知道后,他贏得了極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說的:我要帶領國家和人民成為一只鮮艷的胡蝶的競選口號,使他高票當選為總理,并在1997年的競選中再次得勝,連任總理,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胡蝶總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連任兩屆、跨世紀的總理讓·克雷蒂安。 是的,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改變,比如低微的門第、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繭,但有些東西則人人都可以選擇,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勇氣,它們是幫助我們突破命運之繭、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劍。也許我們總是羨慕那些不經意間便在理想之路上走了很遠的人們,但那畢竟是少數的幸運兒,總有一日我們會曉暢,就大多數人來說,那些背負著人生苦難的重荷一步步慢慢向前,一向保持到最終的人們,才是走得最遠最好的。 12、教育學生正視修養 張君從英國留學返來,我們幾個摯友為他設,宴洗塵。席間,一個朋友不雅的口頭禪使他很不快,頻頻露出厭惡的表情。席散送張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注釋說,那句口頭禪不過是無所指的語言習慣,聽慣了也就不覺得什么了。張君沉默了一會兒說:我給你講一下我剛到英國時的經歷吧! 和在布里斯托爾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我也借住在當地一戶居民家中,這樣既省錢生活條件又好。 房東姓坎貝爾,是一對老年夫婦。坎貝爾夫婦待人熱情大方,他們只是象征性地收我幾英鎊房租,硬把我從鄰居家搶了過來。有一位外國留學生住在家里,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兒。他們不僅很快讓整個社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還打電話通知了遠在曼徹斯特和倫敦的兒女。為了實現我出國留學的理想,父母欠了十幾萬元的債。我自然非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白天刻苦用功自不待言,晚上在圖書館一向待到閉館時才離開也是常有的事。幸虧我碰到了好東家,可以一門心思學習,一點兒也不用為生活操心。每日我回到家里,可口的飯菜都會在等著我,每隔四五天,坎貝爾太太就會逼著我易服服,然后把換下的臟衣服拿去洗凈熨好。可以說,他們就像對待親兒子一樣待我。可是,過了沒多久,我就感覺坎貝爾先生對我的態度有些轉冷,看我的眼光有些異樣。好頻頻吃飯的時候,坎貝爾先生都像是有什么話要對我說,但是看一看太太,又把話咽了回去。我開始猜測,他們是不是嫌收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美意思說? 那天晚上11點多我從學校返來,洗漱完畢剛想脫衣睡覺(sleep),坎貝爾先生躡手躡腳地走進我的房間。寒喧兩句后,坎貝爾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談話的架式。看來他終于要說出憋在心里的話了。我心里早有預備,只要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內,他加租多少我都答應,畢竟這樣的好東家不是到哪兒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貝爾先生開口道,在你中國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時,不管你的父母睡沒睡,你都使勁關門、噼噼啪啪地走路和大聲咳嗽嗎?我停住了:難道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話?我說不清,也許……真的,長這么大還從沒有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自己也根本沒有注意過這些細節.我相信你是無心的。坎貝爾先生微笑著說,我太太有失眠癥,你每次晚上返來都會吵醒她,而她一旦醒來就很難再睡著。因此,以后你晚上返來如果能夠安靜些,我將會非常高興。坎貝爾先生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其實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傷你的自尊心,一向不讓我說。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你不會把我善意的提醒視為傷害你的自尊吧?我很勉強地搖頭。我并不是覺得坎貝爾先生說得不對,大概有傷自尊,而是覺得他有些錙銖必較。我和父母一路生活了二十幾年,他們從沒跟我盤算過這種事,如果我也因此打擾過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容忍我的,充其量把他們的臥室門關緊而已。我心里感嘆:到底不是自己家呀!當然,盡管我心里有牢騷,但我依然接受了坎貝爾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盡量輕手輕腳。然而,不久后的一天正午,我從學校返來剛在屋里坐定,坎貝爾先生就跟了出去。我注意到,他的臉陰沉著,這可是很少有的。孩子,也許你不高興,但是我還得問。你小便的時候是不是不掀開馬桶墊子?他問。 我的心里格登一聲。我承認,有時我尿憋得緊,大概偷懶,小便時就沒有掀開馬桶墊子。 偶爾……我囁嚅。這怎么行?坎貝爾先生大聲說,難道你不知道那樣會把尿液濺到墊子上嗎?這不僅僅是不衛生,依然對別人的不尊敬,尤其是對女人不尊敬!我辯解:我完全沒有不尊敬別人的意思, 只是不注意。 我當然相信你是無心的,可是這不應當成為這樣做的理由!看著坎貝爾先生漲紅的臉,我嘟囔:這么點兒小事,不至于讓你這么生氣吧?坎貝爾先生越發激動:替別人著想、顧及和尊敬別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而修養正是體現在小事上的。孩子,考取學位和謀得一個好的職位固然主要,但與人相處時良好的習慣和修養同樣主要。如果說學位、職位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的話,那么習慣和修養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們同樣會以此去判斷一個人。 我不耐煩地聽著,并隨手拿起一本書胡亂翻起來。我覺得坎貝爾先生過于苛刻,這種事如果在咱們國內,那還算是事嗎?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慮良久,決定離開坎貝爾家。既然他們對我看不上眼,那我就另找一戶比較寬容的人家居住。第二天我就向坎貝爾夫婦辭別,全然不顧他們的盡力挽留。然而接下來的事兒卻令我始料不及。我一連走了五六戶人家,他們竟然都以同樣的問話接待我:聽說你小便時不掀開馬桶墊子?那口氣、那神情,讓我意識到這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看來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很嚴重的事兒。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問話,我只有滿面羞慚地返身逃走。至此,我才真正曉暢了坎貝爾先生說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這句話。在人們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初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也是一個淺陋的、缺乏修養的人。我一點兒也不怨坎貝爾夫婦把我的不良習性到處傳播,相反,陷入了如此窘境,我對他們的怨氣反而消逝了,甚至還非常感激他們。如果沒有他們,沒有那段尷尬的經歷,我不知道我是否依然那樣令人生厭地不拘小節,嘴上同樣掛著難聽的口頭禪也未可知呢! 張君的報告令我無言。 *(馮 錦摘自《新一代》2003年12期,李曉林圖) 13、讀書是要看出它利益 熊十力(1884——1968)是20世紀中國主要的哲學家。40年代,有一個百姓黨的陸軍少將叫徐復觀,聽到友人對熊十力的推崇和介紹,又在上司那里看到熊十力的著作《新唯識論》,大為佩服,就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有志于做學問,希望得到指教。熊十力復書,講了一番治學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徐復觀穿著陸軍少將的軍服到重慶北碚金剛碑勉仁書院拜見熊十力,請教應該讀什么書。熊十力叫他回去讀王船山的《讀通鑒論》。徐復觀說早年已經讀過了。 熊十力很不高興,說:你并沒有讀懂,應當再讀。 過了一些日子,徐復觀再去,通知說《讀通鑒論》讀完了。熊十力問: 有點什么心得? 徐復觀覺得自己讀得很認真很仔細,不免有些得意,說,書里有許多他不贊成的地方,接著就一條一條地說起來。還沒等他說完,熊十力就怒聲斥罵起來:你這個東西,怎么會讀得進書!像你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得到書的什么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出它的利益,再指斥它的弊端,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譬如《讀通鑒論》,這一段該是多么有意義;又如那一段,理解得多么深刻。這些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是太沒有出息!這一頓罵,罵得陸軍少將目瞪口呆。 原來讀書是先要讀出書的利益!這對于我是起死復生的一罵。徐復觀曉暢了這個道理,恐怕對于一切聰明自豪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