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089 哭秦庭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8 ![]() |
|||||
089 哭秦庭伍子胥打聽不著楚昭王的下落,很不痛快。之后聽說囊瓦跑到鄭國去了。他一想,楚王也許跟囊瓦在一塊兒。再說,鄭國殺了太子建,這個仇也得報。這么著,他帶領著兵馬一向向鄭國進攻。鄭國得著這個新聞,可就慌了神了。全國上下沒有不埋怨囊瓦的,逼得囊瓦走投無路,只好自殺。鄭定公把囊瓦的尸首獻給伍子胥,還說楚王確實沒上鄭國來過。伍子胥依然不依不饒,非要把鄭國滅了不可。鄭國的大臣們都主張發動全國的人跟吳軍拼個你死我活。鄭定公說:“拿鄭國的兵力來說,哪兒能跟楚國比吶?楚國都給他打敗了,別說咱們這個小國了!”鄭定公下了一道命令,說:“誰能夠叫伍子胥退兵的,就有重賞。”可是誰有這樣的本事吶?命令出了三天,看命令的人倒不少,就是沒有一個應征的。 到了第四天頭上,有個打魚的小伙子來見鄭定公。他說,他有辦法叫伍子胥退兵。鄭定公問他得要多少兵車。他說:“不用兵車,也不用糧草,光憑這個劃船的槳就能夠把好幾萬的兵馬打回去。”誰信他這個話哪?可是大伙兒沒有法子,只得讓他去試試看。那個打魚的胳肢窩里夾著一根槳,上吳國兵營里去見伍子胥。一邊唱著歌,一邊敲著那根槳打著拍子。他唱著: 蘆中人,蘆中人; 渡過江,誰的恩? 寶劍上,七星文; 還給你,帶在身。 你明天,得意了; 可記得,漁丈人? 伍子胥一聽,嚇了一跳,連忙跑下來,問他:“你是誰呀?”他說:“您沒瞧見我手里拿著的玩意兒嗎?我爸爸全靠這根槳過日子,當初也全靠這根槳救了您的命。”伍子胥這才想到了蘆花渡口逃難的情形和那個打魚的老大爺的恩德,不由得掉下眼淚來,就問他:“你怎么會上這兒來吶?”他說:“我們打魚的向來沒有一定的地方。這回又為了打仗,才到了這兒。國君下了個命令,說,‘誰要能夠請將軍退兵,就重賞誰。’不知道將軍能否看我死去的爸爸的情面,饒了鄭國?”伍子胥挺感激地說:“我能夠有今兒這么一天,全都是你父親(father)的恩德。我哪兒能把他忘了吶?”事先他就下令退兵。那個打魚的歡天喜地地去報告鄭定公。這一會兒,全鄭國的人都把他當作大救星。鄭定公封給他不少土地。鄭國人差不多全叫他“漁大夫”。 伍子胥離開鄭國,回到了楚國。他把軍隊安營下寨,打發人上各處去探聽楚昭王的下落。有一日,他接到老朋友申包胥一封信,里邊寫著:“你是楚國人。為了要報父兄的冤仇,打敗了本國,你還拿銅鞭打碎了國王的尸首。仇也報了,氣也出了。你還打算要怎么樣吶?做事不能太太過。我勸你依然早點帶著吳國的兵馬回去吧。你大概也許還記得我說的話吧。你要是滅了楚國,我一定豁出我的命把它規復過來。請你再思想思想。”伍子胥念了兩遍,低頭想了想。他跟那送信的人說:“因為我忙得厲害,沒有工夫寫復書。煩你帶個口信回去,通知申大夫,就說我說,忠孝不能兩全。我積了一十八年的仇恨,到了明天也許有點不近人情,這實在沒有辦法。”為了報私仇,伍子胥決定跟自己的國家為敵到底。 那個送信的回去過后,把這話通知了申包胥。申包胥知道已經不能再和伍子胥講什么理了。他想到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閨女(daughter),楚昭王是秦國的外孫子,就連夜出發上秦國去借兵。他沒黑天帶白日地走,腳趾頭走得都流血了。他把衣裳撕下一條來,纏上腳,接著走;到了秦國,見著了秦哀公,說:“吳王是個貪心不足的暴君。他想并吞諸侯,獨霸天下。明天滅了楚國,明天還想著收服秦國。現在您的外孫子[指楚昭王珍]東奔西跑,命還不知道保得住保不住,求您出頭幫個忙。要是能夠把楚國規復過來,還不都是您的大恩嗎?到那時候,我們情愿永遠做您的屬國。”秦哀公說:“你先上公館歇歇去,讓我跟大伙兒商量商量。” 秦哀公不愿意跟吳國打仗。申包胥兩次三番地跟他請求。他只是敷衍著。申包胥就站在秦國朝堂上一個勁兒地哭。大伙兒都散了,他依然不走。到了晚上,人家都睡了,他還站在那兒哭著。大伙兒都拿他當瘋子看,誰也不去理他。他一連氣七天七夜,也不吃也不喝,連覺也不睡,只是抱著朝堂的柱子哭個沒結沒完。哭得秦哀公也新鮮起來了。他心里琢磨著:“楚國的臣下能夠為了國君這么著急!七天七夜水米不進。我這兒可找不出這么個人來。楚國有這樣忠心的人還給吳國滅了,秦國找不出這樣的人能管保不給人家滅了嗎?萬一吳國打到這兒來,誰來救我吶?就是為了勸化自己的大臣們,我也得出一回兵吧。” 秦哀公就派大將子蒲和子虎率領著五百輛兵車去跟吳軍決一死戰。申包胥一見秦國發兵,就先跑到隨國去報告楚昭王。楚國的君臣一聽見秦國發兵,就像是從絕路里得到了活路,大伙兒請申包胥帶著楚王的一隊兵馬去跟秦國的兵馬齊集起來。楚國的大夫子西和子期也整頓了一部分兵馬一塊兒跟著去接應。 申包胥當了先鋒,一碰見吳國的公子夫概,就打起來了。夫概已經打了好幾次勝仗,不把楚國人放在眼里。兩邊比武不到一個時辰,夫概突然之間瞧見對面豎著一面大旗子,上邊有個“秦”字。這一會兒,嚇了他一大跳。他想:“秦國的兵馬怎么會到這兒來了吶?”不由得著急起來。心里一著急,哪兒還來得及收兵?就見子蒲、子虎、子西、子期的兵馬挺勇猛地沖過來。夫概退下來足有五十多里地,才扎住營盤。查點人馬,差不多損失了一半。 夫概趕緊跑回郢都見吳王闔閭,說:“秦國的人馬可夠厲害的,怎么辦吶?闔閭真沒想到秦國會來跟他作對,也有點擔憂。孫武說:“楚國地界大,人又多,決不能那么輕易收服。再說另有秦國出來幫助。我上回勸大王立公子勝為楚王,就是為了這個。依我說,不如跟秦國媾和,答應他們規復楚國。”這時候,伍子胥只好贊成這么辦了,只是伯嚭還不服氣。他非要去跟秦國見個高低不可。闔閭就讓他再去試試。 沒有多大工夫,伯嚭坐著囚車返來了。他帶去的一萬人馬給人家殺得才剩下兩千。孫武對伍子胥說:“伯嚭為人傲慢,將來準會敗壞你的事業。還不如借著他這回打敗仗的因由,遵照軍法把他處治了倒干脆。”伍子胥說:“這回他雖說打了敗仗,可是先頭他也立過功勞。再說,我跟他原本是同病相憐地在一塊兒做事,怎么能夠為了這一回的失敗就把他殺了吶?”他請求闔閭饒了伯嚭,孫武只是搖著腦袋不作聲。 吳國的兵馬和秦國的兵馬還對立著的時候,沒有想到夫概竟帶著自己的一隊人馬偷偷地回到吳國去了。他叫人向國里的人傳話,說:“吳王給秦國人打敗了,現在是死是活還不知道。遵照咱們的端正,王位應該傳給兄弟,我現在就是吳王了。”太子波、專毅和被離守住城門,不讓夫概出去。夫概打發人上越國去借兵,答應將來送給他們五座城當謝禮。 吳王闔閭聽說夫概帶著兵馬私自回去了,心里非常迷惑。伍子胥說:“他準是回去搶奪王位。這兒有孫軍師和我主持著,大王趕緊先帶著一隊人馬回去吧。”闔閭就帶著伯嚭連夜出發往回趕。在半路上,碰見了太子波打發來的人。他們說:“夫概自立為王,又勾搭了越國,越國的兵馬就快打出去了。”闔閭打發人去把孫武和伍子胥召返來。他又通告夫概的軍隊,說:“趕緊悔過的有賞,之后的死罪!”這一來,夫概的士兵就有一部分跑到吳王這邊來的。吳國人一聽見吳王返來了,就開了城門,出來打夫概。夫概受了兩面夾攻,支持不住,只好逃到外洋去了。 伍子胥還沒退兵的時候,又接到了申包胥的一封信,說:“你滅了楚國,我規復了楚國。這兩樁事兒都辦到了。你我應當顧念自己的國家,別再傷了不和,連累百姓。你請吳國退兵,我也請秦人回去,好不好?”伍子胥和孫武答應退兵,不過要求楚國派使臣到吳國去迎接公子勝,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那方面也答應了。吳國將士就把楚國庫房里的金銀財寶全都運到吳國去,又把楚國的老百姓遷移了一萬多戶到吳國,叫他們住在人口稀少的地方。 楚國的都城已經給吳國人毀了,楚昭王就遷都到鄀城[在湖北省宜城縣東南;鄀ruo四聲],稱為新郢。楚昭王經過了這回大難,立志整頓政治,安撫百姓。楚國從此大約有十年景色過的是費力的日月。 闔閭回到吳國,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愿做官,一心一意地要回鄉下去。伍子胥一再挽留他,他反倒勸伍子胥,說:“我不光是要保全我自個兒,還想保全你。你依然跟我一塊兒躲開這地界吧,省得將來受人家的氣。”伍子胥哪兒舍得走哇。孫武就自己走了。 闔閭對伍子胥說:“中原諸侯頂怕的就是楚國。我已經把它打敗了,我能夠代替晉國當霸主了吧。”伍子胥說:“晉國雖說丟了霸主的威聲,可是齊國的國君一貫要規復齊桓公的事業,大王可別小瞧了他。”闔閭不言語,心里打算找個機會再把齊國打敗,那他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哪兒知道齊景公也正打算著橫行天下吶!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