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淪陷時期《女聲》雜志研究讀后感500字《女聲》雜志是民國時期由日本出資在華辦的華文雜志,當時的主編是日本的田村俊子,年輕時候是日本文壇上著名的作家,之后去加拿大呆了18年,回國后正值日本對華的侵略戰爭,所以作為派遣的知識分子到中國進行文藝工作。
田村俊子在加拿大期間受到女性獨立思潮的影響,一直致力于女性的解放運動,因此到了中國看到中國女性的苦難,由此開啟了《女聲》的創辦之路,而和她共事的是中國的地下黨員關露,因此這份雜志雖然是日資,最初的初衷也是為了在華滲透文化思想,而由于主編的特殊,其實作為日本人的田村俊子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所以《女聲》所載文章也大多是關于女性的,很少是關于戰爭的。
年輕學者韓晗就說研究一個問題,必須要抓住“史”,只有在結合了“史”的情況下才能最真實的原貌展現,才能站在問題的原境下研究問題。阿里夫·德里克也說史料研究的方法是“研究導致那些對于史料的歪曲的決定性的社會動因”,這雖然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但從史料的搜集來看,作者歷經了很長的時間來搜集關于《女聲》的歷史資料,也能看到作者是從社會上大多數對此雜志的各種評論入手,再開始找到資料來驗證或者是推翻問題,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女聲》雜志本就是民國時期研究女性的雜志之一,因此作者的研究對于整個民國時期的女性雜志的研究都有史料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