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啥故事傳說端午節的故事傳說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1、紀念屈原;2、紀念曹娥;3、紀念伍子胥。
1、紀念屈原:屈原是一位詩人及政治家,因主張變法改革,觸犯到他人的利益,遭到排擠和流放,楚國被秦國打敗后,屈原悲憤難忍,投入汨羅江,之后百姓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投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2、紀念曹娥:相傳,曹娥的父親溺于江中,曹娥苦尋多日,仍未找到自己的父親,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那天,曹娥投江尋找自己的父親,幾天過后,曹娥抱著自己父親的尸體走出江中,后人被曹娥的孝心所感動,于是將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并因此來紀念曹娥。
3、紀念伍子胥:相傳,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被小人誣害,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僥幸逃了出來,并從楚國逃到了吳國,成為了吳國的忠臣。之后,伍子胥帶兵滅了楚國,將已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之后,伍子胥帶兵消滅了徐、魯、齊等國,吳國成為了諸侯一霸,后來吳軍消滅越國時,越王將自己作為人質押在吳國,伍子胥勸吳王將越王殺掉,但是吳王不聽,并聽了他人的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死前對他的朋友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眳峭趼牶蟠笈钊藢⑽樽玉愕氖w沉于江中。百姓們為了紀念伍子胥,便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并將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