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頓悟的時刻》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7 ![]() |
|||||
《頓悟的時刻》讀后感1500字沒有這個溫度,作家的作品沒鑰匙。我一年級讀了三年,所以我讀張悅然是在高中時候。多數還是盜版。雖然我老,但我讀的作家還是都很年輕的。 后來這些年讀了好多張悅然的中短篇,反正一直在讀,沒有丟這個作家。 北漂后,有一年我是半夜三點到的老家,家里剛發生了地震,我的書房是上鎖的,我不回去,我的書房著火或者被洪水淹沒,也沒人進去。那個屋子不許有他人。 因為地震書房的墻和屋頂之間裂開一大口子,抬頭看上去像看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我的幾百本書全部被雨和土攪和成了泥巴。無心睡,就一本一本擦,那是我作為一個讀者第一次那么大規模檢閱自己讀過的書。好書很少,爛書很多,有的讀的是潮流,有些讀的是心境,有些讀的是名氣,有些讀的是私好,有些讀的是情色,有些讀的是利。 但我總歸是讀的比較多的。在我們村我們鎮甚至我們縣也算有一號的。這號怎么來呢?有個小故事。我們鎮建移動信號塔,縣政府派人來選址,選好址了聯系不到地的戶主,挨家問,問到我家了,我奶奶那年八十,誰家地長什么草都知道,趕上飯點,我好客,接待了他們一行,午飯做的漿水面,一群人吃的很香,吃完喝茶,去我書房,大家驚嘆,在這深山野村,還有一位藏書愛好者。 于是我的名號在縣里就有了,后來作協文聯文化館的人都逐漸熟悉了起來。后來成為寫作者,讀也沒丟,但讀的就更好點了,咱也得吃點好的了。作為寫作者,其實每個人都是好讀者,不是好讀者怎么可能去寫作呢?但有一個結:就是在踏實做一個好讀者還是去努力成為一個好作家中矛盾鬧心。 比如張悅然老師說的:“作家與自我局限的相處是相當復雜的問題,若想自我安慰,可以說就像井底之蛙也可以將自己托付給頭頂的一小塊天空,既然它幾乎花了所有時間去仰望它,希望在其中找到宇宙的奧義。” 文學世界浩瀚無垠,我們有時候就是付出一生,咣當一下,啥也不是。我這些年因為工作需要,讀了不少西方創作理論,劇作上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有二三十本,也看了一些導演啊編劇的散文隨筆。我下定了一個結論,那些東西只是給直覺不準的人看的,但是直覺不準的人看了那些東西要寫及格還是很難,所以那些書有用嗎,其實是用來作為改行參考的。 我反而覺得中國的一些談書寫作的書更加實用。比如這本《頓悟的時刻》,就特別符合我們的讀者和創作者,因為閱讀環境和生存狀態的問題,一些書在什么時候被發現都是個綜合問題。 我長年閱讀作家的散文隨筆,第一呢是想了解作家都讀寫啥,怎么讀的。第二呢想了解作者本人,對喜歡的作家總是好奇呀。比如男作家里余華和蘇童啊畢飛宇啊寫的就很多了,余華常常說的特別玄乎,音樂啊,直覺啊,命運啊。蘇童說的就很酷,特別橫,相信自己的天賦。畢飛宇呢清秀,研究的深,這四五年啊,我看到最好的就是畢飛宇的《小說課》了。 看過女作家魯敏的三本隨筆,寫的也是特別真切,病痛、折磨、懷疑、一遍遍丟棄自己從新來過。張悅然的《頓悟的時刻》也是作家隨筆里一流的作品了,可以列為必讀的那類。《敵人的饋贈》這一章讀的時候就知道張悅然能成為好作家天生的直覺,但讀到《結尾:虛構世界的合攏》這一章,就明白了,她后勁有多大,威力有多無窮,這是全書值得留下的票根。 作家的讀書隨筆或者寫作理解可以看到是一個作家的溫度。這個溫度很重要,沒有這個溫度,作家的作品沒鑰匙。 可能是我讀的作家和張悅然讀的重疊性高,所以看這本書是頻繁點頭,平時看兩個小時就不舒服的頸椎,今天一個小時就不舒服了。來看張悅然通讀的幾個作家吧,好作家肯定是有通讀體系的,我也在試圖通讀,但目前還沒讀完一個作家,我讀了三本以上的安妮普魯,麥克尤恩,村上春樹。其他沒看過的我也不敢胡說。 安妮普魯語言天然純真又惡毒狠辣,陰涼背后無限熱忱,麥克尤恩細微處如針,寬大處是山,村上短篇熱烈溫情,長篇詭譎窮追。這些在張悅然的作品里都有了映照的,比如長篇小說《繭》,聽說她為了寫第一段準備了好久好久找感覺,特別酷。 跟著《頓悟的時刻》讀一讀,寫一寫,學一學,不是書評,是對一個好讀者和一個認真的作家的一次認同。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