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古代的中醫》讀后感12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3 ![]() |
|||||
《古代的中醫》讀后感1200字 這本書風格很像《明朝那些事兒》,很輕松就看下來了。有一段時間,自己醉心于研究中西醫,《思考中醫》沒看下去,《走近中醫》竟然看懂了而且認為對,甚至根據U的指點買了一本《醫古文》試圖提高古文水平以繼續鉆研,結果沒有看下去。 作者是羅大倫,他講《大國醫》上了百家講壇,《古代的中醫》這本書估計是《大國醫》的講稿修訂出來的。據說也給人開方子,且管用,然而他的文章多看了幾本后,發現某些例子反復出現,只能作出結論:他應該并沒有太多診療經驗。 也可能是我的錯判,因為中藥本來就說不來是不是真的有效,況且也不告知副作用。治好的少,沒作用的時候多,恐怕是常態。 看完這個書才發現,原來中醫作為一種職業,作為謀生或者發財的工具的話,也是很可怕的。醫患關系,從古到今,其實都沒有好過,現在發生的一切,從前也都發生過。書里的七位名醫,都是真的有醫者之心的人。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被說濫了。上學看歷史課本的時候,沒這么覺得,開始自己看各種雜書的時候,對一個事件或者一個人物,開始有了多角度的了解之后,才發現,人性不變,人和人之前的事情,都不會變到哪兒去。 書上提到了太平天國時期的杭州,“我不知道史學界對太平天國運動最終是如何評價,……可是從王孟英醫案里看到的卻是,從此物價飛漲,饑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無數。”想起來歷史課本上對太平天國的比較高的評價,也想到了太平天國的很多讓人覺得很荒唐的事。如果它真的救世,它不會那么腐敗,如果它真的得民心,它不會那么快滅亡。 古代的各種科學和科學的雛形,都是無數次試錯的成果,在自然科學各領域如此,在醫學尤其如此,人口最多的中國,是試錯機會最多的。中醫本身就建立在活生生的人當成小白鼠的各種嘗試的基礎上。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看問題,應該是比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什么都一切了之的方式有道理。 但我總是覺得,科學就是科學,如果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是不斷進步的,如果是用實證精神來去研究的,那不管思路是中醫式還是西醫式,只要是有理有據有邏輯,(那對一個問題的判斷和結論應該最后都能達到一致的結論。也有很多問題,的確已經達成一致了,比如對咳嗽、感冒、發燒的認識,有很多中醫書和西醫書都在強調,它們是人體的自我防御機制,如果抑制,是在給自己幫倒忙。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都是神書,書里講到的幾個好醫生,都是潛心讀了這些經典,并有自己的融會貫通。但是,現實中的那時的大多數醫生,卻只熱衷于背方子和賣藥。這些半路出家的讀書人,都是自己看書學的,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據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讀懂這些天書、并融會貫通的能力,比祖傳秘方和臨床經驗可能都來得重要。 一個有決心學醫,苦熬多年終于成為醫生的人,他如果不是為了救死扶傷,只是為了賺錢的話,憑他們超強的記憶力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大可以做點別的,但是他們堅持了,這本身就是很崇高的。然而很久以后,其中的一部分人,變得冷漠、冷酷,熱衷謀財,——也或者并不是為了斂財,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于是亂開藥、讓人多做很多沒必要的檢查,而不管對人有多少潛在的傷害。把醫院變成企業,把醫生變成業務員,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作者:漫步荒野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