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菜根譚讀后感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30 ![]() |
|||||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菜根譚讀后感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這段話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看,或者也可以說是人成長努力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涉世淺,點染亦淺”,說的是未踏入紅塵紛繁世事之前的時期,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所處的環境相對單一安全,思想方面比較活躍。 第二階段是“歷事深,機械亦深”,經歷的事情多了,遇到的挫折多了,就變得更加的機械了。機械一詞,一說是巧詐、機巧,《淮南子·原道訓》:“故機械之心,藏于胸中,則純白不粹,神德不全,”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說是拘泥于成規,刻板而不知變通,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而不管是哪種意思,都是在表明我們的心思和處世方式變的扭曲了,跟少年時期的自己大相徑庭了。 第三階段是“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這是一種境界,需要的是我們努力修煉達到的,做到了就是樸魯疏狂的君子,做不到就是機械的“小人”了。 我們很多人都是在朝著第三階段努力。我一直很贊同修行是回歸本初的一個過程,老子不是也說要回歸嬰兒的狀態嘛?由練達曲謹到樸魯疏狂就是在不斷的做減法的過程。不過,以上這些都是偏于說教的內容,那如何實現這個過程呢,這條路該怎么起行、該怎么走呢? 首先需要明白為什么會練達曲謹而不是樸魯疏狂,跟環境有關嗎?根本在于我們一切言行的出發點,簡而言之為的是什么,為什么會變得練達曲謹。根據人與生俱來的趨利避害的特性,就是一個利字。利其實無好壞之分,取決于利益的對象是什么,利己還是利他?我們很多人,()就是太過于利己,人人都利己,都想得到同一個東西。好比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火中取栗,結果就是一人與無數人為敵,互相防著對方,人人無所不用其極,想盡一切的辦法去傷害對方,如此才變得越來越練達曲謹,卻身心不得舒爽自在。毛主席說,與人斗其樂無窮,我們或許曲解了他老人家的意思,毛主席與人斗的出發點為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全國人民的利益。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一個真正想要為自己的人,必定全心全意心系他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成就的是貞觀之治。因此,要從這種讒曲的狀態轉變為樸魯疏狂的直心,根本在于導正初發心。這個道理,我31年都沒有明白過來,加之沒有楚霸王的身體素質又在不斷的虛耗,結果在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中越來越筋疲力盡、煩惱也不斷、一塌糊涂、一不小心就要被擠下去掉入萬丈深淵,實在是咎由自取,希望處于相同困境的人也能夠猛回頭驚醒覺! 《菜根譚》即是這樣一本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智慧,以及指導我們修身養性、提高道德品質的寶典。作者:昊天雅居國學文化建宏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