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善待你所在的單位》讀后感心得體會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5 ![]() |
|||||
《善待你所在的單位》讀后感心得體會 開大會又學習了一遍《善待你所在的單位》,星期四就又要交讀后感了。隨著逐漸適應公文寫作,心得體會這種文就越來越難寫——人變成程序化的木頭,只知道接受任務,完成任務,心里怎么想的,一點都不重要。正當犯愁時,一拍腦袋想起以前寫過類似的,趕忙用強大的搜索找到了這篇兩年前親手寫的讀后感。現在看來,當時的我真是意氣風發在陽光下準備茁壯成長,而現在的我顯現出發育失敗后的頹勢。不得不感嘆:社會啊社會! 下面,請大家欣賞24本命年時幼稚可愛的我的想法(說起來本命年的我倒是特別順,而本命年過后的這兩年我倒是過得不是很好,各種滑鐵盧慘案,我猜我爸媽為了讓我早上學可能偷偷改了我的身份證): 善待你所在的單位讀后感心得體會: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在沒有參加工作之前,我甚至是沒有社交需求的,因為完全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吃穿不愁,無憂無慮,只需要在象牙塔里健康安然長大,不需要和太多人打交道。 直到走出象牙塔外出獨自工作生活,開始為五斗米折腰,為租房水電煩憂,為安全不敢獨自晚歸,沒有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同學朋友的陪伴,我才意識到人不應該是一座孤島,沒有人無條件為你辛勞。意識覺醒后,我才真正有了社交需求,開始于細微處發現別人的善意,有意無意對別人的善意給予回饋。 社交生活中,與單位同事的交往占據了一大部分。人的一生只有短暫的三萬多天,從開始工作到退休,與同事打交道的時間竟然有將近一萬天。同事關系,處好了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處得差了、那可是場漫長的事故了吧。所以我很慶幸能和現在身邊的同事為伍,他們兢兢業業克己奉公,還在閑暇時間給我這個后輩很多指導和幫助。 剛參加工作的我一度以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了,偶爾由于硬性指標寫了篇文章參加了幾場競賽,僥幸文章發表,競賽也取得不錯的成績,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些很厲害的同事,發現了連我都不認識的自己,突然意識到這也算是種自我實現吧。本以為自己資質愚鈍文章難登大雅之堂,可登刊好久后都能聽到夸贊聲不絕于耳;本以為自己生性怯懦不敢參加知識競賽,競賽取得不錯成績后還聽人夸贊聰穎膽大;本以為自己不善言辭索性視社交如浮云,卻在偶然認識的牛逼人物身上學會了很多不會的、彌補了很多缺乏的、改正了很多錯誤。不知不覺中成長為嶄新的自己,才發現社交也好、尊重也好、自我實現也好,都是讓人離自己本心越來越近,活得越來越真實的途徑。 這些好的改變,都是在與單位建立密不可分的聯系后發生的。和小時候被教導要好好學習卻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好好學習不同,工作的目的性很強,并沒有人天天耳提面命要求你好好工作,可你知道,自己雖然做的是很單一細微的工作,卻與大系統的運行息息相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本職工作中一點點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日常工作中更要謹小慎微。如果我們每個人是小小的齒輪,那么大系統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小齒輪日復一日地轉動,每個小齒輪都是那么相似又不可或缺。每個小齒輪也在大齒輪運轉和自身運轉中慢慢找到屬于自己的頻率。 如果我們是單位的草,單位就是我們的地。我們扎根于沃土,汲取營養沐浴陽光,不單單是為了自己的根深葉茂,也為綠地奉獻了自己的倩影。但這并不是故事最好的結尾,更好的結尾是:小草開出花來,點綴土地更加美麗。作者:熬了夜的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