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甜橙樹》讀后感800字:
《甜橙樹》和的區別就是:童話故事會寫到澤澤遇上了它的樹與老葡,然后故事結束了,但《甜橙樹》補了一個結局。原來并不是所有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都能幸福在一起,過于美好的憧憬是用來給孩子創造希望的,而我們已經過了這個年紀,心里的童話也被磨滅殆盡了。所以有句題外話想說:能寫童話故事的成年人一定是叫人敬佩的。
《甜橙樹》講的是“依賴”與“得失”!耙蕾嚒笔羌耐、習慣、信仰、單車、拐杖、熱水袋、咖啡因、愿意牽你的手、聽你絮絮叨叨的樹洞!耙蕾嚒笔悄憧吭趬ι,你希望它扶持著你,你足夠舒服自在,但是有一天你的墻倒了,你還得站著,你覺得辛苦,是因為你忘記了打一開始你就是這樣無依無靠一個人!耙蕾嚒背T谀憧嚯y的時候出現,它會說“澤澤,你哭吧罵吧,我會陪伴你“。所以,那些在你低谷時讓你依靠的力量總是比與你共同享樂的朋友更加使你珍惜。
“得失”不是你在口渴時接到一杯水,然后發現是個夢!暗檬А笔悄阍诳诳蕰r徒手舀起一抔水,還沒喝夠,就從縫隙里流盡了。童話故事告訴你:這個世界會賦予你很多,你終將是個上帝的寵兒!短鸪葮洹氛f:這個世界會賦予你很多,但它們也不會一生屬于你。現實生活是機遇銜接著機遇,也是苦難疊加著苦難。在童話故事的灌輸下,幸福成為了必然,一旦面臨失去就哭天搶地抱怨不公,因此催生了越來越壯大的悲觀主義群體甚至無病呻吟。
童話故事像這場人生的啟蒙導讀。而《甜橙樹》像成年人的回憶錄。《甜橙樹》是童書,但在孩子的眼里只能共鳴“依賴”,卻悟不了“得失”。有一天等他長大成年,跋山涉水歸來,大概就能懂得點”得失“的意思,但關于“依賴”的體驗,就不再真切了吧。
在你寄希望于一棵樹的年紀,你沒有閑工夫去思考它的消失與死亡,而當你面臨了,你對萬生萬物的絕對信任也會被隨之被殺死吧。文字:吳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