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讀后感40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名為《背書》的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我”在中學讀書時喜歡早起,因為那時沒有手表,所以睡醒以后就不敢再睡,就來到墻角溜豬的地方背書。到了冬天,在那里背書時,“我”的手、腳、耳朵都凍麻了,兩只腳潰爛成瘡,襪子與腳粘在了一起,還是堅持背書。
讀了這篇文章,我十分感動,作者在中學時是多么用功呀!如果是我的話,根本不會起那么早去看書的。我現(xiàn)在有著良好的環(huán)境,有著充足的時間,卻并沒有珍惜,沒有去背誦課文,只有老師布置了背誦作業(yè),我才會不情愿地去做,差別真是太大了!
這時,我想起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故事: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勵給他一枚金質(zhì)的獎?wù)隆KⅠR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是用這種方法驅(qū)寒讀書,最后成為了一名文學家。
“如卻如磋,如琢如磨。”玉要經(jīng)過打磨才可以成為玉器,人也一樣,在學習上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枯燥,才能學有所成。這樣將來才有可能成為大器,為國家,甚至為全世界出一份力。作者:傅子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