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好爸爸勝過好老師讀后感600字今天分享一本書《好爸爸勝過好老師》的讀后感。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孩子太依賴父母,放手就哭;爸爸媽媽離開去上班,孩子就哭鬧;睡到半夜,夢里時不時會喊爸爸媽媽,還伴隨著哭鬧;在外面玩的時候,膽怯,不合群;等等。孩子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養(yǎng)育一個孩子,感情的培養(yǎng),比知識的灌輸更重要。我們要懂得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陪伴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還可以增強孩子的幸福感。
每天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們很容易就感覺到孩子情緒的變化,認知的發(fā)展。孩子的優(yōu)秀取決于我們作為父母的進步。總結一點就是要言傳身教,我們可以一起閱讀;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在孩子身后鼓勵他,支持他;多溝通和交流,聊聊我們的小秘密,表達彼此的情感,等等。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的是,無論我們在不在你身邊,你都要知道,爸爸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想你,愛你,陪伴著你。
生活中有兩種父母,一種是教練式的父母,一種是觀眾式的父母。所謂教練式的父母,就比如,教練帶隊去比賽,選手的成功和失敗,都和教練密切相關,教練在比賽中給予隊員戰(zhàn)術和鼓勵,最后和隊員榮辱與共,他們就是一個整體。而觀眾式的父母,就是在賽場中看比賽的人,他們可以對選手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最后選手的成敗對他們來說也無關緊要,觀眾本身就是一種局外人。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做教練式的父母,始終和孩子站在一起,陪伴他,教育他,支持他,關愛他、保護他。切不可把自己當作局外人。
活到老學到老,三十歲前,我們?yōu)樽约憾鴮W,三十歲后,我們陪孩子一起學。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成長的最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