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皇帝”這個稱謂的由來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0/27 ![]() |
|||||
“皇帝”這個稱謂的由來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贏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 李斯等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皇帝的稱謂到底是誰發明的另一種說法: 秦滅六國后,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后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于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們商議改帝號之事。 丞相王綰稟奏:“三皇五帝的名稱,是天下共主,實際上本身所占有的領土,不過方圓千里,而自商周稱王后,才真正擁有天下,而且周維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認為王的稱號最好。” 秦王政不悅的說:“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萬世永傳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政一聽,高興的說:“泰皇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后世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另追尊莊襄王為太上。”就這樣,贏政被稱為“秦始皇帝”,通稱“秦始皇”。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和自稱朕 寡人,寡德之人。這個詞的用法比“孤”復雜些。古代王侯可自謙為寡人,《左傳》:“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鄒忌諷齊王納諫》:“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稱為“寡人”的。 《世說新語》:“晉王衍諸婿大會,郭家與衍婿裴遐談,衍謂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諸侯夫人也有自稱寡人的,《詩?邶風》:“先君之恩,以勖寡人。”這是衛莊公夫人莊姜自稱。唐以后唯皇帝得稱寡人。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