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斥奸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侵。偏安一時的南宋政權,在外敵進犯,內部矛盾日深的情勢下,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將士們雖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一敗涂地。時年僅9歲的皇帝趙景在愛國將領陸秀夫的保駕下棄宮丟城往南出逃。
元軍派去追殺趙景等人的頭目是宋朝降將張弘范。這個臭名昭著的大叛徒全然不顧往日君臣之義,率軍緊追不舍。追至珠海邊時,陸秀夫所帶人馬不敵勁旅,竟被殺絕。面對滔滔江水,陸秀夫仰天長嘆,只好背起小皇帝一同投入海中,演出了一幕泣天動地的歷史悲劇。
可恨張弘范得意忘形,恬不知恥,竟讓人在珠海邊的巖山下豎起一塊石碑,上面刻上了“張弘范滅宋于此”一行大字,企圖以元朝開國功臣自居,名揚天下。
巖山人見此后義憤填膺,欲邀集眾人去推倒石碑。山中有一位好讀書的人,做事點子頗多。他真不希望看到鄉親們推倒石碑而引來禍端。于是他對大家說道:”何必要去推倒石碑呢?在上面加上一個字,不也能叫張賊‘名’留后世嗎丨”眾人忙問加甚字為好,讀書人說:”張弘范本是宋將,我們就加上一個宋字吧丨”
過了一兩天,那塊石碑上原來的七個大字前頭被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張弘范滅宋于此!睆埡敕兑庥浌α⒚氖,成了他禍國殃民的恥辱柱。人們看后無不拍手稱快,讀書人巧加一字怒斥奸賊的做法,被傳為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