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飛人”劉翔的成長故事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0/4 ![]() |
|||||
“飛人”劉翔的成長故事1983年7月13日,一個小生命在上海西北角呱呱墜地。為了給這個小家伙取名字,他的姑夫、姑姑都趕來了。“他爸姓劉,你姓吉,就叫劉吉吧。”姑姑對吉粉花說。“劉吉,劉吉……”吉粉花念了兩遍,感覺再加個“生”,就是“留級生”了。“不行,不行,那就用‘吉祥’中的祥字吧。”生為大學教授的姑夫為孩子定了“音”,不過最后還是劉學根定了“形”——劉翔,當初取“翔”字,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展翅高飛。 21年后的8月27日,劉翔真的飛翔了。在雅典湛藍的愛琴海邊,在國人的注目下,他站在110米欄決賽的起跑線上…… 上海的弄堂里……,普陀區,在上海叫做“下只角”。因為那兒屬于工業區,居民通常都是雙職工。劉翔就來自于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海人家。” 夜色中,一群光著膀子的男人在乘涼。在北京,那叫“膀爺”,在上海,這叫“赤膊”。劉學根,一個52歲的上海自來水廠司機,就“混跡”于這樣一群男人中。 鼻梁上架著的眼鏡,一看就知道“飽經風霜”,30來歲才結婚生子,劉學根經歷過苦難歲月,他不舍得花錢,甚至是在劉翔去雅典“飛翔”時,他還把那部破手機送去修理,害的兒子好幾天找不到父親。 吉粉花,一個有著王安憶小說中老上海主人公般名字的普通女子,“下崗”在家,圍著“兒子、桌子和菜籃子”轉的中年婦女。“我們翔翔……”每次說起兒子,吉粉花都會以這四個字打頭。劉翔,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 上海的弄堂總有著一種特殊的味道。武寧路同真北路的交叉口,有一個叫做“海棠苑”的小區,小區入口處還在進行施工,到了半夜,甚至連車都打不到…… 劉翔家就住在“海棠苑”內,門牌號是線號,房子是劉學根單位分配的,老式公房一棟挨著一棟,灰色的墻面已經斑駁。 這樣的弄堂是藏不住秘密的,東家長,西家短,在人們口頭上流傳。“現在,要見到劉翔,難啊。從小看著他長大,那時候我們就覺得他是個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劉真是好福氣。”在上海,近鄰是可以勝過遠親的。“老劉,你老婆正在馬路上看你兒子的照片呢。”10分鐘后,吉粉花就同一群姐妹出現在劉學根面前,“我看到我們家翔翔了,就在立交橋那邊的大廣告牌上面。” 2002年,劉翔在釜山亞運會中拿到金牌后,老鄰居們張羅著在居委會擺了兩桌慶功酒。每家出一個菜,懂電工的還在門口拉上兩盞小燈,二三十個人在一快喝著老酒、吃著小菜、談論著劉翔。那場面,至今仍令劉學根和吉粉花難以忘懷。 2室1廳的房間,客廳小的只能坐下幾個人,彩電、冰箱、沙發……一切都是普通人家的擺設。 劉翔的房間在客廳左手邊,粉色的床單,一眼看去,就是桌上的三個“世界田徑黃金聯賽”獎杯。床頭邊,有個梳妝鏡,很古樸的那種,與整個房間的基調有些格格不入。鏡子只能照出半個人影,因為上面貼著劉翔的照片,還掛著他在大大小小比賽中獲得的獎牌。 吉粉花從箱底翻出幾本相冊。大紅色的相冊上蒙著一層淡淡的灰,里面的照片已經有些泛黃,一個胖嘟嘟的男孩戴著小瓜皮帽,咧嘴笑著…… 其實,吉粉花是不贊同兒子練體育的,因為心疼。“翔翔成績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覺得今后考個名牌大學沒什么問題。”做為傳統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過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12歲那年,劉翔還是個瘦弱的“小鬼”,被啟蒙教練顧寶剛“發掘”純屬偶然。“他的個頭只比同齡孩子高半個頭,而體質上又過于單薄。一時間我也不好判斷他是不是練田徑的料,通過兩年的觀察,我發現他盡管瘦弱,但柔韌性好,腳底下速度快。”顧寶剛回憶時說。 開始,劉翔練的是跳高,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很快出現了。1996年上海市青少年田徑比賽中,劉翔輕松拿下100米冠軍,“速度快,節奏好”,這令看臺上的一個人眼前一亮,他就是孫海平。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