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李清照晚年婚姻的“改嫁說”與“辯誣說”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9/23 ![]() |
|||||
李清照晚年婚姻的“改嫁說”與“辯誣說”關于李清照晚年的婚嫁情況,學界存在“改嫁說”和“辯誣說”兩種針鋒相對的說法。 “改嫁說”是宋代正史記載的說法,主要依據的史料是南宋史學家李心傳撰寫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李清照寫給綦崇禮的信《上內翰綦公啟》(收錄于南宋學者趙彥衛的著作《云麓漫鈔》)等。兩本著作均明確記載了李清照改嫁的前因后果。除此之外,還有五本宋代著作也曾提及李清照改嫁一事。由于正史有明文記錄,宋元兩朝的學者對李清照改嫁一事都確信不疑。 到了明代,開始有學者提出對立于“改嫁說”的“辯誣說”。明代學者徐勃認為,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且喪夫時已年近五十,改嫁之事不可信。沿著這一思路,清朝及以后的學者從史料記載中找出了一些疑點。清代學者俞正燮首次全面地論證了“辯誣說”。首先,他指出《上內翰綦公啟》中有多處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敘述了李清照改嫁的過程,卻又稱此事為“無根之謗”;對于朝廷不應過問的婚嫁之事,卻寫道“持官書文字來輒信”等。而且《上內翰綦公啟》文筆干澀,行文不通,應判定為篡改版本,而非李清照所作。其次,俞正燮細細考證史學編年,提出宋代史學著作記載的年份不可靠,若按真實的年份推算,李清照沒有改嫁的可能;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作者李心傳在李清照去世后40年才出生,又與李清照相隔萬里,其關于改嫁的記載恐怕是誤傳,不足采信。 后來,又有不少學者在此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了“辯誣說”的依據。首先,趙彥衛的著作《云麓漫鈔》廣泛收錄了天文、地理、等題材的內容,記載難免有失實之處;其次,《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關于李清照改嫁張汝舟一事的記載,前文只稱“李氏”,寫到她去官府狀告張汝舟時,才插了一句“李氏,格非女,能為歌辭,自號易安居士”,很可能是有人故意陷害李清照而改;此外,綦崇禮是趙明誠的姑表兄弟,如果李清照真的改嫁并入獄,有何顏面接受他的幫助?在“辯誣說”振振有詞時,“改嫁說”也不斷提出新的論證觀點,F代學者黃盛璋認為,提及李清照改嫁的著作均為嚴肅題材,作者也都是與李清照同時代人,史料記載的可信度較強。其中有些著作成書時,李清照還健在,作者不可能公然造謠李清照改嫁。此外,宋代婦女改嫁現象比較普遍,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宋史》中就記載了“詔許宗女改嫁”的事情。而明清以后的學者以婦女守節的標準來衡量當時的李清照是不合適的。 目前,“改嫁說”是較為主流的觀點。“辯誣說”的質疑雖有一些論據,但力度不強,多為常理推斷或猜測;即便指出史料記載中的一些不足,但仍未發現真正的“硬傷”。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辯誣說”始終脫離不開改嫁失節的成見。 無論真相如何,李清照的德行、才名、人品不會因改嫁與否而受到影響。她的成就永遠令后人景仰,她的遭遇永遠令后人慨嘆。 李清照的故事簡短_李清照的勵志故事簡短 關于李清照的經典故事_李清照的簡短小故事 宋朝第一女詞人李清照的晚年閃電結婚和閃電離婚的故事 李清照與趙明誠至死不渝的的愛情故事 李清照為何又稱“李三瘦” 瀏覽更多關于李清照的文章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