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朱由崧為什么被稱為“蛤蟆皇帝”?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9/23 ![]() |
|||||
朱由崧為什么被稱為“蛤蟆皇帝”?崇禎十七年,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留下罪己詔之后,在眉山自縊,由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皇朝在這里結束。同年五月,馬士英、阮大鋮及四鎮軍閥在南京擁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 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長子,是明神宗朱翊鈞之孫,與崇禎乃堂兄弟的關系。按理來說,崇禎皇帝去世之后,理應由皇太子繼承皇位,怎么也輪不到福王朱由崧。朱由崧憑什么能登上帝位,建立弘光小朝廷呢? 第一,崇禎皇帝還在的時候,立皇后周氏的嫡長子朱慈烺為太子,并對這個太子寄予眾望,幾乎將當時頗有名聲的儒士大臣全都送給太子當老師。崇禎皇帝去世之后,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是太子沒錯,但是當時太子失蹤,蹤跡全無。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此就出現了重新議立新帝的情況。更慘的是,不僅僅是太子,崇禎帝的直系子孫,基本都沒了繼承帝位的可能,失蹤的失蹤,被俘的被俘。 在崇禎帝直系子孫沒有可能之后,便將血緣追溯到明神宗朱翊鈞時期。朱由崧的父親老福王朱常洵,不僅僅是明神宗當初最寵愛的兒子,而且還是朱常洛之下最長之子,因此按長幼有序的冊立標準,朱常洵成為第一繼承人。而朱常洵已經去世,那么其子朱由崧自然就進入人們視線內。 第二,軍權。雖然選立朱由崧為新帝遭到了東林黨人的反對,但是架不住朱由崧后來得了四鎮軍閥和馬士英。阮大鋮等人的支持。亂世之中,拳頭最大,誰能將人打的嗷嗷叫,誰就是老大。因此一干有軍權之人,自然分量極重。 說起為什么朱由崧能得到四鎮軍閥的支持,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人就是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盧九德早年便是老福王朱常洵的手下,一直都是朱常洵的堅實支持者。所以議立新軍,朱由崧成為人選之一后,盧九德自然支持自己老主子的兒子。而盧九德又與其他三鎮軍閥高杰與黃得功、劉良佐等熟悉,所以由他出面說服,自然事半功倍。 這些本就流竄的軍閥頭子,對于從龍之功的功勛哪里不眼饞,如今有人前來尋求自己的支持,當然就答應下來。于是兩方一拍即合,共謀大事。 朱由崧便是憑借這兩個原因,得以登基為帝,成為南明的第一任皇帝。 朱由崧在歷史上被稱為弘光帝,但同時他還在民間留下了另一個綽號——“蛤蟆皇帝”。明朝有奇怪綽號的皇帝不少,大多數都是因為對某件事情的執著與喜愛。不過朱由崧被稱為“蛤蟆皇帝”,卻不是因為對蛤蟆的喜愛,而是因為女色。 蛤蟆?女色?這兩個詞語如何對等,想來是大家心中很多大一個疑問。朱由崧和他的父親一樣,沉迷于酒色之中。朱由崧繼位之后,不僅大肆選美,廣修宮殿,并且還命令宮人,大肆抓捕蛤蟆,只因為蛤蟆是一位丹藥的藥材。這個丹藥,實際上就是朱由崧用以助興之物,據說吃了這個丹藥之后,能一夜御數女。因為這件事情,好女色的朱由崧得來個“蛤蟆皇帝”的稱號。 當然也有人說這個稱號,實際上是莫須有的,是對朱由崧的污蔑。因為從事跡上來看,抓蛤蟆是宮廷特有的意見事情。到了夏季炎熱的時候,蚊蟲漸生,宮人抓蛤蟆實際上是根據食物鏈的原理消滅蚊蟲。弘光朝官員李清《南渡錄》:“上燕居深宮,每徘徊詫嘆;謂“諸臣無肯為我用者”!于聲色,罕近也。然讀書少,章奏未能親裁,故內閫、外壬相倚為奸,皆歸過于上。如端陽捕蝦蟆,此宮中舊例,而加以穢言。且謂孌童季女,死者接踵,內外喧傳,罔辨也。及國亡,宮女皆奔入民家,歷歷吐狀;始得其實。”便是對“蛤蟆皇帝”稱號的有力反駁。 明后期國家動亂,后世人加入個人感情色彩來訴說當時的歷史,自然免不了有錯誤之處。個人認為,李清的《南渡錄》應該是還原了歷史真相。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