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四個耳朵”-聶耳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9/20 ![]() |
|||||
“四個耳朵”-聶耳聶耳(1912~1935),我國人民音樂家、作曲家。他童年時代非常喜歡音樂,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笛子、三弦、月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種樂器的演奏。在他讀小學時,是學校音樂團的出色小指揮和兒童小樂隊的組織者。 在小樂隊的五六個人中,他和兩個哥哥就占了一半。這個小樂隊由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樂器組成,能演奏不少旋律優美的諸如《梅花三弄》《蘇武牧羊》《昭君出塞》《三蝴蝶》等民間樂曲。 每當晚風習習,月光皎潔之夜,聶耳的小樂隊便奏出了悠揚悅耳的樂曲來。吸引了不少的鄰居和行路人前來圍觀、聆聽。每奏完一曲時,熱情的聽眾便齊聲喝彩,要求“再來一個!” 后來,聶耳從家鄉云南來到上海,在“明月歌劇社”擔任小提琴手。由于他琴拉得好,為人又隨和,大家都很喜歡他。又因他姓“聶”,占上了三個耳字,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聶耳聽了不但不生氣,反覺得這個綽號很有意思。在他的第一首習作歌曲上,就用上了四個“耳朵”,署名為“聶耳”。 聶耳感到該社的活動背離時代的要求。他以“黑天使”的筆名,發表了《中國歌舞短論》,批評該社負責人黎錦暉搞一些“香艷肉麻的靡靡之音”,并提出應向群眾學習,創作出新鮮的藝術作品。但此舉卻遭到反對,他離開歌劇社后,到英國人開辦的“百代唱片公司”從事音樂創作和伴奏。在短短的8個月里,他創作了《碼頭工人歌》《畢業歌》《大路歌》等10多首革命歌曲。外國老板看到黃色音樂賺錢,讓聶耳寫些黃色歌曲,并許給他很高的稿酬。但聶耳斷然拒絕了,并立即向老板提出辭職。 在人民劇作家田漢36歲生日時,聶耳帶著小提琴來參加祝賀。正在大家興致極高的時候,突然有人敲門,進來幾個不速之客,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密探,一時都愣住了。這時,聶耳拿起小提琴大模大樣地拉出一首曲子來,他邊拉邊唱地圍繞這些密探轉圈子。于是大家也跟著聶耳唱起來,越唱越有勁,越唱聲越大。一時間,室內歌聲飛揚。探子看了這情景,交換了一下眼色后,一邊嘴里嘮叨著:“神經病,簡直是一群神經病!”一邊灰溜溜地出去了。 探子走出去后,大家都納悶地問聶耳:“剛才你即興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呀?”聶耳笑著說:“不就是35年3月15日,田漢同志36歲生日嗎?”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