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生平趣事_關于周邦彥的故事有哪些《六丑》,詞牌名。作者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所創作的“中呂調”曲。據周密在《浩然齋雅談》一書中所說,邦彥曾對宋徽宗云:“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后片九仄韻。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并用去聲。
關于《六丑》的由來可以根據南宋詞人周密在所著《浩然齋雅談》中了解到,在書中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他說:在北宋末年間,汴京有個著名的妓女叫做李師師,有一回在徽宗皇帝跟前唱了一支曲子,曲子很動聽,可是連精于音樂的這位皇帝也不知道是一支什么曲子。他就問她:是誰人寫的?李師師就回答說:這叫《六丑》,曲的作者是周邦彥。后來,徽宗皇帝特意為此事召見了周邦彥,問他曲子的名字為什么叫《六丑》?周回答說:因為它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段,所以才取名《六丑》;可是要唱得好聽卻是不容易的。
《六丑》是周邦彥自己創造的一個新調,也是宋詞發展到燦爛時期的一個珍貴的產兒。關于這首新調《六丑》中最典型的詞作就是彭元遜所寫的《六丑·楊花》。在《六丑·楊花》這首詞中,作者借助楊花寫身世,寄托故國之思。其特色在于不寫楊花之形與神,而是用一些可以通過楊花產生聯想的語匯營造境界,來引導讀者進行想象和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