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由來從前,塞外有個財主,買到了一匹好馬,心中非常高興。于是就請自己三個女婿來喝酒。酒過三巡,財主從馬廄里牽出寶馬,讓三個女婿作詩來贊美這匹駿馬。
三個女婿為了討好老丈人的歡心,紛紛搜腸刮肚,尋覓佳句。不一會,大女婿走上前來朗聲道:“水面置金針,丈人騎馬到陰山。來去數百里,金針尚未沉!必斨髀犃诉B連稱好。
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的念道:“火上放鵝毛,丈人騎馬到余姚,來去數千里,鵝毛未被燎!必斨髀犃T大喜。
這時候輪到三女婿了,三女婿天資愚鈍,急得不知說什么才好,雙手在寶馬的屁股上只拍,寶馬被拍得不耐煩了,放了個屁。三女婿靈機一動:“馬兒放個屁,丈人騎馬去會稽,來去數萬里,屁門還未閉。”老財主聽了哭笑不得。
“拍馬屁”的來歷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一番?梢,“拍馬屁”是一種風俗,并無貶義。
然而趨炎附勢者看到權貴策馬而來,不管其馬優劣如何,便爭著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大人的好馬,大人的好馬!”于是“拍馬屁”成了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