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哲理故事:放下了,就自在了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2 ![]() |
|||||
哲理故事:放下了,就自在了作者: 木瓜 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fā)生過了就會消逝,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兒,做的時候盡心盡全力,已往便放下,即得安閑! 人的一生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如過客一樣長久。雖然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仿佛就在昨日,然而卻已過了幾十年。幾十年如此,幾年如此,一天亦如此。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這一天緩慢地流逝。在這漫長而又長久的歲月里,曾經讓我們眷戀的人離開了,念念不忘的信用、地位、財富、眷屬等等也最終離開了我們。疼愛我們的父母有的已經逝去,因某種原因也迫不得已離開恩情深重的師長,兒時的玩伴合并,要好的朋友、同修也各奔東西。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一個轉身,就會變換許多面孔,曾經擁有的,我們沒有能力挽留,而這,就是人生的聚散離別。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軌跡,用佛法的語言描述就是辨別的業(yè)力和因果。昨日的光輝已已往,昔日的慘痛也已往了,可每每回憶起那些人和那些事,留在心底里的卻難以忘懷,會有喜歡、憤恨、惆悵、傷感等情緒。讓我們產生強烈情緒的人和事似乎真的很難遺忘,不論什么時候憶起,心底那份強烈的情緒都會浮現出來,即便是經歷死亡與再生,也不曾遺忘,這就是輪回。 生生世世的糾纏如此而來,持續(xù)的痛苦就此產生,可否知道已經已往的便已消逝?不能遺忘只會痛苦,忘卻才能讓自己快樂,可為什么不能忘卻?因為不愿放下!不愿放下對自己喜歡的人的眷戀,不愿放下對自己嗔恨之人的仇恨,不愿放下自己的貢高榮譽,不愿放下自己的失意和落魄,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贊嘆和瀏覽。因為放不下所以不能安閑,因為心里裝著太多的苦惱,所以無法輕松。為什么會如此?因為太在乎自己。 其實,一切人與事的發(fā)生都是因緣相聚的結果,因為各種條件成熟了,在一定的時空中,有了你我的相聚,就有了事兒的發(fā)生;當條件失去、時空變換的時候,相聚便分離,事兒便已往,已往即逝去,便要忘記。包括我們自己自身也是各種因緣條件的聚合。當某種因緣發(fā)生,某個主要條件消逝,看法里的我也不復存在。 有的人對我說:師父,我無法遺忘對某個人的怨恨。 我說:那你能如何?你能對他做什么嗎? 不能,但我就是恨他,想到他做的事兒,對我的傷害,我就無法忘記。 你自己快樂嗎? 那些事兒都已經已往了,你知道么? 那你就要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能放下是在解脫你自己,不能放下就是在束縛你自己。 有人說佛教消極,認天認命,其實佛教并非如此,而是最自動的。當一件事兒發(fā)生,而你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承受它、減緩它、放下它。 我們知道,當身體背負重擔的時候是很難走得遠的,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當心里裝載太多負擔的時候,也很難再前行。只有放下心里的負擔,(自心輕松的時候,才能做好當下該做的事兒。怎樣減輕心里的負擔?少妄念、少盤算、少攀比、多奉獻、多寬容、多慈悲。心里雜念那么多,盤算事兒那么多,人家清凈你污濁,人家無意你多心,怎么會不累? 當我們的生命在前行,許多人和事瞬間已往后,又會碰到新的人、發(fā)生新的事兒,不論我們對新的人或事是期盼依然畏懼,是歡樂依然擔憂,是快樂依然痛苦,該來的終究會來,該發(fā)生的也一定會發(fā)生。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fā)生過了就會消逝,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兒,做的時候盡心盡全力,已往便放下,即得安閑!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