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年中國簡史》讀后感400字!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這是一部時間跨度長達5萬年的中國簡史,展現(xiàn)了中國從頭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到20世紀的完整歷史。
歷史,是時間流逝的反映。它刻在滄海桑田的萬物變遷之中,在世紀變更的物種進化之中,在浮浮沉沉的王朝更替之中……從世界誕生生命之際,歷史便存在了,人類結繩記事的意識讓歷史開始有了人為創(chuàng)造的載體,隨著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身為后人的我們才能從先人的書冊典籍得知早于我們數(shù)萬年前的時代發(fā)展。歷史并不是枯燥無味的文字,而是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在創(chuàng)造歷史,同樣也在銘記歷史。
在《中國五萬年簡史》中,融匯了眾多歷史學家的對于中國歷朝歷代興衰更替的觀點看法,分析了文明進步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介紹了我國古代時期與周邊國家、民族的交流往來,各國的交流從宗主與附屬到現(xiàn)在的平等與相互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從古到今的發(fā)展趨勢。
正如《舊唐書》中所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從中得到啟示,是為了讓我們走好今天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