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讀后感800字!
《喜寶》是香港作家亦舒的代表作。《喜寶》以女主人公——喜寶的視角,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如何自愿成為老富翁“籠中金絲雀”的經歷,以及她的心路歷程。才貌雙全但家境窘困的劍橋大學高才生姜喜寶在從倫敦回香港的飛機上,認識了單純熱情的富家女勖聰慧。因為聰慧的有意交好,她們命運開始交匯,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通過聰慧,喜寶認識了她的父親勖存姿,被他追求。喜寶屈從現實選擇了勖聰慧的父親,但為自己爭取到了物質生活上的極大滿足,可是卻無法忽視勖存姿的蒼老和自己身心的虛空。當喜寶愛上別人時,存姿竟然當著她的面殺死了她的愛人。此時喜寶才發現,她已絕望的的深陷泥沼無法掙脫。幾年后勖存姿去世,喜寶得到了他巨額遺產,卻已經愴然老去,也失去了愛的勇氣和力量。
喜寶從表面上看是一個被包養的墮落情婦,可是她的精神卻并不萎靡。她不僅僅是劍橋圣三一學院的法學學生,而且她熟讀各類書籍,她在思想上是有自己的見解的。她只是知道自己需要錢,自己為了錢她需要付出什么。喜寶成為情婦,只是她出人頭地的一個不得不的選擇。
魯迅在《娜拉走后怎么樣》說過:“她還須更富有,提包里有準備,直白地說,就是要有錢。”女性獨立的一大需求就是錢。喜寶在獲得巨額財富后,有過出逃的機會,有人想要和喜寶一起私奔,存姿后來也一直勸喜寶離開他,可是喜寶并沒有“出走”。一個有錢且獨立的女性,主動成為男性的附庸物,這與魯迅所說的有所不同。與此相反的,富家女聰慧——一個擔心曬不曬太陽的人,拋棄了遺產,獨自去了中國支教。她們之間的差距只在于精神寄托。喜寶沒有得到愛,在一次又一次的現實下,她也決定放棄自己的學業和追求,專心做好“一件物品”——存姿的情婦;而聰慧在旅行中參與了支教,她寄回來的信件洋溢著實現自我價值的自豪感。由此可見,除了思想,財富,女性獨立的一個重要需求是自我認同。
“我需要愛,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么給我很多的錢,如果沒有錢,那么我還有健康……”我們都是困在缺少愛或是缺少錢,抑或是缺少健康的軀體里。我們天性使自己覺得不滿足,使我們很難愛自己。如何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道路,才是“出走”的必須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