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馬化騰的名人故事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5 ![]() |
|||||
馬化騰的名人故事馬化騰,這個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對互聯網上那只戴著紅領巾的小企鵝QQ形象,你一定非常熟悉了。它改變了數億人的溝通習慣,創造了一種網絡時代的文化,引領出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QQ的孕育者就是馬化騰。 1984年就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的馬化騰曾經很喜歡天文,但那畢竟有些遙遠。當計算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學讀計算機專業的時候,馬化騰的計算機水平已令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種病毒的“克星”,會為學校的PC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經常干些將硬盤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1993年從深大畢業后,馬化騰進入深圳潤迅公司,開始做軟件工程師。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認識了ICQ。一見面,他便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冊了一個號。可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他覺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戶中想推廣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個類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馬化騰與同學張志東合作,在深圳注冊了深圳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決定開發一個中文ICQ軟件。從此,他踏上了創業征途。 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先是缺資金,資金有了軟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騰訊開發出第一個“中國風味”的ICQ,即騰訊“QQ”,受到用戶歡迎。在馬化騰為資金犯難的時候,他起了要把QQ賣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談判,都以失敗告終。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1999年下半年,從美國到中國,互聯網開始升溫,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QQ220萬美元的投資。從此,新的一輪創業開始。截至2004年9月,騰訊QQ總注冊用戶數為3.55億,活躍用戶數1.19億,QQ最高同時在線730萬、QQ游戲最高同時在線78萬,躍居中國第一大休閑游戲門戶。 馬化騰的成功,有人總結原因說是運氣太好。而馬化騰總結說,是對QQ的專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個專注的人”,幾乎所有業內伙伴提到這位才34歲的老板,都會用“專注”這個詞。五年來,騰訊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規范QQ服務的工作,是國內唯一專注從事網絡即時通訊的公司。 馬化騰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他上網只有一個目的,在互聯網的犄角旮旯里發掘新的商機。QQ秀就是他在網上覓到的一塊肥肉。偶然一次,馬化騰發現韓國推出了一種給虛擬形象穿衣服的服務,馬化騰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就把韓國的那套東西給學過來,搬到了QQ上推廣嘗試。他同時找一些著名的手機和服裝公司,例如諾基亞和耐克等國際知名公司,讓他們把自己最新款的產品通過QQ秀用戶來下載。QQ秀有這些公司提供服飾設計、手機等多種產品,很快風靡了Q族的世界,而騰訊沒有為QQ秀的服裝、飾品花費任何的“銀子”。 馬化騰說,這一塊業務的增長目前很快,已有超過40%的用戶嘗試了購買。馬化騰盤算,如果每個用戶愿意花1~2元的話,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馬化騰那獨到眼光又一次為騰訊掙到了錢,2004年前三季度,騰訊盈利達到3.28億元。 馬化騰的經營哲學是:“三問自己”。 一問:這個新的領域你是不是擅長?他的競爭對手多半對商務、利潤、資本感興趣,卻不一定能把握客戶的真正需求;而馬化騰憑著對網絡市場一種朦朧卻又相當有預見性的理解,用近乎偏執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騰的架子,牢固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專注于技術開發和提升質量,當然能高出對手一籌。 二問:如果你不做,用戶會損失什么嗎?做軟件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軟件的意義就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個很愛網絡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么,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