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馬克·吐溫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29 ![]() |
|||||
為路上撿到的一張紙片感動,終而成為世界大文豪。他是誕生于美國的一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曾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因為他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也是擁有最多讀者群的幽默作家。他就讀的學校只是一棟圓木小屋而已,而且到了12歲就不再上學了,這也是他唯一所受過的正式教育。雖然如此,他卻獲得牛津大學及耶魯大學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并和世界各國的一流學者交往。他從著作所獲得的收入有數百萬元之多,以一枝筆賺這么多錢的作家,除他之外可能別無第二人。他去世后到現在雖已經過數十年,但因版權稅、電影版權費及收音機廣播權費等,使得他的遺產仍然相當可觀。這位作家的本名是沙繆艾爾。克雷門茲,但世人熟知的則是他的筆名——馬克·吐溫。 他的一生可說就是個大冒險。他生于1835年,那是美國歷史上最光彩眩目的時代,出生地是米蘇里州靠近密西西比河的鄉村,當時距美國火車開始通行僅7年而已,后來登上總統寶座的林肯,在那個時候還打著赤腳、驅趕著牛只從事農耕工作哩! 馬克·吐溫度過75年多彩多姿的生活后,于1910年告別人間。在他23部作品中,固然也有被世人遺忘的,但《頑童歷險記》、《湯姆歷險記》這兩本書卻堪稱為永垂不朽的名作,在未來的數百年間,只要世界上有兒童存在,就永遠是最受歡迎的書。這兩本書都是很據他自己的經驗所寫的,在閱讀當中,不難發覺他的經驗一直生動地躍然于紙上。 馬克·吐溫出生于米蘇里州佛羅里達一棟只有兩個房間的狹窄房子里,他童年所住的房子,現在的農夫可能還不屑于當作牛棚或雞舍使用。他們一家七口人就是生活在這種猶如奴隸住處一般的地方。他剛出生時身體非常孱弱,甚至被認為可能熬不過那年冬天;可是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他安然地逐漸成長,但卻又成為一名令人頭痛的問題兒童。根據他母親的說法,后來出生的六個孩子加起來,都沒有他那么會惹麻煩。他最擅長的就是惡作劇,非常不喜歡上學,時常逃學到密西西比河,乘著木筏到遍布于河中的各個神秘小島去,或者坐在岸邊望著密西西比河波濤洶涌的雄偉景觀,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他曾有九次幾乎溺死在河中的經驗,但仍樂此不疲地在河流附近玩印地安人或海盜的游戲,或進入洞穴探險、吃烏龜肉,或乘著木筏順流而下到離家好遠的地方,這些點點滴滴的寶貴經驗,終于促成兩部不朽名著的誕生。 馬克·吐溫與生俱有的幽默感承自他的母親。據說他的父親是個不茍言笑的人,至于母親,他曾這么形容過:“每當我母親說出一句極富幽默感的話時,她都會裝出一副并不覺得有什么幽默的樣子,這種才能在男性來說已不多見,在女性更是絕無僅有。”得自于他母親的幽默才能,使馬克·吐溫的演講幾無例外地充滿幽默感,因此演講費也是他收入的一大部分。他母親的個性相當溫和,從未打死過一只蒼蠅,如果所養的貓咬死了老鼠,她會對那只貓施以懲罰。有一次,母貓生了好幾只小貓,家里實在養不了那么多貓,不得已只好把它們放入水中,讓它們溺死,據說為減輕小貓的痛苦,他母親還特地將水加溫,才把它們放進去。 少年時代的馬克·吐溫非常討厭學校,他認為學校是奪取自由的地方,他只想在森林中走動,想到密西西比河邊探險,而學校的那棟小木屋卻阻礙了他的行動。 馬克·吐溫12歲時父親去世,他逃離學校的機會終于來臨了。他領悟到父親永遠不會再回來,對于過去的頑皮任性,深感后悔。他曾說:“我經常反抗父親,他所說的話我幾乎不曾遵從過,一想到這里,即使到今天我仍然會懊悔地流下眼淚。” 母親看到他這種情況,就安慰他說:“過去的事是再也無法挽回的,現在你父親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如果真的覺得后悔,不如答應我以后絕對??” “只要不再上學,什么事情我都愿意答應。”馬克·吐溫哭哭啼啼地說道。 馬克·吐溫名言,馬克·吐溫經典語錄 馬克·吐溫的幽默故事(一) 瀏覽更多關于馬克·吐溫的文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