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讀后感500字:
花了兩周的時間和孩子共讀了這本書,書的角度很獨特,開始的時候,從死神的角度來描述一個納粹時期德國一個小鎮上的故事。
九歲小女孩莉賽爾在戰亂中失去弟弟并被德國慕尼黑貧民區的一戶人家收養,她的養父教她認字讀書,將她帶入了文字的世界。莉賽爾從此對閱讀有了強烈的執著。書本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在那個最黑暗最殘酷的戰爭年代,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紛飛威脅著每個生命,但幸好莉賽爾又遇到那么多讓人溫暖的人,這些人在納粹的恐怖氣氛下依然保留善意,養父母冒著風險收留猶太人,鎮長太太分明知道小女孩偷了她的書卻依然為她敞開大門,大男孩魯迪一直勇敢的陪伴,這些在死神的描繪下讓我們看到了戰爭中的美好,然而戰爭永遠伴隨著尖叫和鮮血、痛苦和傷痕、絕望和死亡。
以死神開頭也以死神結束,莉賽爾的小鎮遭到空襲,除了莉賽爾所有的人都在睡夢中死去,死神撿起一個個靈魂,那個時候,你仿佛看到莉賽爾站在灰蒙蒙的煙霧中,絕望的看著她的逝去的親人,眼眶濕潤了。
孩子很少讀有關戰爭的書,她問我什么是納粹,為什么要殺猶太人,簡單的給她講了一下,看到她嚴肅的表情,也沒再多說什么,這本書或許讓她感到了戰爭的殘酷,但我想她更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像戰亂中開出的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