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讀《偉大的馬克思》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7/6 ![]() |
|||||
讀《偉大的馬克思》讀后感2000字: 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者: 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的內(nèi)部刊物《未定稿》(第17期)發(fā)表了我的馬克思理論研究處女作《對所謂“馬克思主義普遍價值概念定義”的否證》、后由《光明日報(哲學版)》(1987年1月5日)公開發(fā)表。該文已成為我國價值哲學研究的重要文獻,甚至有專家將該文稱為國內(nèi)價值本質(zhì)及價值哲學方法論研究的首創(chuàng)者(王玉樑:20年來我國價值哲學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從此,我這個77級同濟大學測繪專業(yè)畢業(yè)的理科生,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持續(xù)33年(1986-2019)的漫長道路。 33年來,除了很好地完成了本職工作(任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學博士、博士后,發(fā)表科學論文120余篇、出版科學專著三部)之外,我發(fā)表了20余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論文、出版哲學專著兩部(《從否證到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哲學初探》,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資本論(哲學卷)手稿: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哲學提綱》,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初步研究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哲學”。也許會有人會問:一個理科生,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干嘛?跟自己的績效和職稱沒有半毛錢的關系,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嗎? 從1986年到2019年,33年對哲學的發(fā)展來說并不算長,但對一個研究者的學術生涯來說則不算短,我們國家和整個世界在這33年中經(jīng)歷了幾乎天翻地覆的變化和發(fā)展。之所以能把這33年的哲學研究生涯走下來,一不為職稱、二不為績效,確實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魅力吸引了我,越研究越能感受到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緊密結(jié)合、越研究越被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性所折服。所以,做一個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我不可動搖的信念、也是我思想追求和精神依靠的唯一選擇。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 做“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一回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則是另一回事,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也困難得多。 2015年,我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哲學”的理論邏輯,完成了《剩余價值哲學對社會基本矛盾的解讀:是“人與物的矛盾”還是“人與人的矛盾”》一文,并在《湖北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上刊登發(fā)表。該文大膽預測,我們國家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文章得出這個結(jié)論,并不是對根據(jù)黨和國家政策的揣摩、而是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展開和前進。讓人感到萬分驚喜的是,黨的“19大”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fā)展邏輯,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結(jié)論。這不是巧合,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社會強大的解釋和指導能力。 因此,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應該把“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作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職責。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既要有“高原”又要有“高峰”: 陳先生在《偉大的馬克思》中(第148頁)指出:中國是世界上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最多的國家,是馬克思主義著作和出版物最多的國家,讀后感也是在實踐中強調(diào)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國家。……當然,我們的理論成果與我們的實踐相比,還是差距甚遠。我們還缺少能夠從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進行具有理論深度和說服力的闡述性學術著作。借用一句話,我們的理論研究正處于“有高原無高峰”的境地。 “有高原無高峰”,這是目前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困境。如何走出這個困境,還是要從基礎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入手。 前蘇聯(lián)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并不完整,因為漏掉了馬克思最重要的理論(剩余價值學說)。因此,應將“剩余價值學說”進行“哲學化”、研究建立“剩余價值哲學”(將適用于“特殊規(guī)律”的“剩余價值學說”繼承和發(fā)展為適用于“一般規(guī)律”的“剩余價值哲學”),進而建立完整的(中國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剩余價值哲學)。 從《資本論》一至四卷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上不難看出,剩余價值學說在建立系統(tǒng)和完整的哲學邏輯方面并沒有進行專門的論述,所以有著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完全有可能以哲學邏輯為內(nèi)容形成《資本論》的第五卷:剩余價值哲學。 建立剩余價值哲學是一項宏大的哲學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為豐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應該團結(jié)起來共同奮斗,結(jié)合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學說、研究建立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哲學的完整體系,續(xù)寫出《資本論》未完成的輝煌篇章,徹底擺脫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有高原無高峰”的困境。作者:郝曉光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