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感動大人的圖畫書》讀后感心得體會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5 ![]() |
|||||
《感動大人的圖畫書》讀后感心得體會2000字: 大人也讀圖畫書?圖畫書還能讓大人感動?我帶著這些疑問還有好奇,翻開了這本書。作者柳田邦男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人生過半,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 我細細品讀這幾句話,隨后感受到了心靈的契合。言簡意賅的語言,是作者多年的經歷的總結呀!也正是這幾句話,令我對本書的興趣油然而生。 下面我談一下讀書的收獲: 在書的16頁里,作者指出:“看護不足、教養不夠對嬰幼兒來說其實就是精神虐待,可是,父母們竟然沒有察覺。據說,母親在給孩子哺乳時,不專心看護懷里的孩子反而看電視節目的超過70%,這充分說明兒童受虐現象的普遍性。”因此作者列舉了許多有關親子矛盾等題材的圖畫書。并且簡單列舉了幾本圖書的有關內容。 雖然只是寥寥數筆,但就是這簡單的文字,卻如利劍一般,直接刺入心臟。令人感同身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真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這想必就是圖畫書感動大人的所在吧! 在書的48頁里,作者指出:“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家庭成員的死亡無疑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但是,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命終將面對死亡。如果能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解釋,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在陪伴和看護中,逐漸接受老人去世帶來的悲痛”,“如果童年時就能勇敢面對別離和悲傷,長大后就更能積極應對各種悲傷和痛苦,這份勇氣也將成為他們跨越悲痛繼續生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我們都不想面對和提及死亡。但是正如作者所言,人終有一死。當家庭成員去世,如何讓孩子們正確的認識這件沉重的事情,真的是很有必要的。我也是在通過作者所列舉的幾本有關死亡的圖畫書中,收獲到了感動。正是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讓我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該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死亡。 在書的104頁中,作者指出:“最近出版的圖畫書中有一些直接描寫社會熱點話題的作品,這些圖畫書不是為了博兒童開心,而是為了關注更多深刻的主題。讀后感它們有的關注兒童心靈成長,有的描寫人類絕境求生的積極心態,還有不少表現社會現實的殘酷。”作者還說:“我認為就算是小孩子,也有必要去直面這個時代正出現的問題。” 我十分贊同作者的觀點。孩子們接觸現實社會的殘酷,希望他們能更加的厭惡戰爭,更加的熱愛和平。對弱者更加的同情,對幸福的生活更加珍惜。也許讓孩子們在對比中,能更深刻的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人性的復雜,生活的美好等等。 在書的114頁中,作者指出:“孩子即使看起來還小,高興、快樂、悲傷、痛苦、懊悔,這些情感也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我們把這種情感的細膩發育叫作:“情緒分化”。“情緒分化”在孩子與母親、父親等家庭成員的接觸中開始萌生、發展。如果父母飽含深情地把圖畫書朗讀給孩子聽,按照故事情節變換不同的情感和聲音,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分化”更細致地發展。 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置之不顧,平常都“將育兒交給電視”,孩子的“情緒分化”就幾乎不會發生,孩子只會增加憤怒的情緒和壓抑感,這樣幾乎不可能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作者的這一番論述,真的是揭露出了社會上的普遍問題。如今,許多的家長都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對孩子的教育有所忽視,或者說許多家長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孩子一哭鬧,就給孩子看電視,玩兒手機等等。讀完作者的評述,內心很是震撼。還是在書的114頁,作者指出:“通過閱讀圖畫書或其他讀物讓孩子形成豐富的情感,這一努力不僅僅是孩子需要的,對于大人來說也是必需的。一旦變成職場人士,就不得不遵循規矩和守則行事,客觀機械地處理事務,連內心都會變得冷漠,最后會忘記去同情那些弱勢和真正苦惱的人。” 同時作者還指出:“進入職場后,或是到了人生的后半段,重讀圖畫書會讓我們重拾細膩情感,對悲歡離合有更深的感悟,會讓我們心中的荒漠變成綠洲。可以說,讀圖畫書讓我們再次體驗到童年時期的“情緒分化”。特別是通過這種柔軟的方式來感受挫折、失敗和無能為力,它的效果與說教不同,它會直抵我們內心深處。” 正如作者所言,我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被書中一例例的故事所打動,所感動。會因為一副圖畫而浮想聯翩,內心深處的柔軟之處被觸及。所以說,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就是讓大人重新找尋自身童年時期遺忘的美好心靈。我也會開始圖畫書的閱讀之旅,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美好而幸福。作者:孔令威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